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击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击壤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体育节目。又称“抛?”。壤用木制成,前宽后窄,似鞋,小则长三、四寸,大则长一尺多。将一壤置于地,退后数十步,以手中之壤击地上之壤,击中为赢。相传远古即有。《逸士传》:“尧时有壤交五十人,击壤于康衢。”后广泛流行于民间。有的地方渐发展为抛惰,即以砖瓦代替木壤,活动的内容、方式也有不同。

击壤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投掷形式的娱乐性体育活动。壤为木制,前宽后窄,成鞋底形状。这种掷具,尺寸长短不一,宽狭有别,最长约有46厘米,阔约10厘米。投掷时,先把一个壤放在地上,击壤者走出三四十步以外,以自己手中的壤去击地上的壤,击中者算赢,击不中者为输。吴盛言在《击壤赋》中描写:“论众戏之为乐,独击壤之可娱。因风托势,罪一杀两。”“罪一杀两”是说击壤的方法或规则。其详细内容已无史料可考。

击壤投掷运动起源甚早。《帝王世纪》中载:“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说明在原始社会已有了与生产劳动脱节的投掷活动。

王充《论衡?艺增》载云:“帝尧之时,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这就是著名的击壤歌古歌。

击壤这种投掷运动,被古人看成是一项高尚而又文雅,老幼喜爱的娱乐活动,风行数代。

传说中尧帝时代的民间乐舞。《太平御览》引《逸士传》云:“尧时有壤文五十人,击壤于广衢,或有观者曰:‘大哉!尧之为君’。壤文作色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击壤》自古有二说,一说为游戏,一说为歌舞,从历史材料看,两者都是。其实东方人体文化中的诸多姊妹技艺,如杂技、舞蹈、武术都有游戏的因素。故宫博物院藏有传为李公麟所作之画《击壤图》,从画面看即为群众歌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3: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