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刑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刑鼎分类:【传统文化】 刻铸着法律条文的鼎。“刑”指法律条文。“鼎”指古代供烹煮用的器物,也是奴隶主贵族的一种礼器。春秋末期,郑国执政的子产于周景王九年(公元前536年)把法律条文刻铸在鼎上,公布于众,称为“铸刑鼎”。周敬王七年(公元前513年),晋国的赵鞅、荀寅“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即把范宣子制作的成文法全文铸在铁鼎上,公诸于众。史称“刑鼎”。春秋各国的立法,已经无从查考了,但“铸”以公之于众,就打破了当时“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极端专横统治,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标志着成文法正式公布。它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对其后法律制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