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宗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宗周分类:【文化精萃】 明末学者。初名宪章,字宗周,后更字为名,再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进士,历官太仆少卿,右通政,顺天府尹,官至南京左都御史。性鲠直,在任四年,三次革职:天启时得罪魏忠贤,削籍;崇祯时,累疏指责明思宗过错,两次被斥为民。后埋头著述,讲学授徒。受东林党影响,不满阉党。清兵入江南,南明政权覆灭后,绝食而卒。时王守仁之学,在浙江经一传王畿,周汝登、陶望龄再传,陶?龄三传,越来越近于禅。为挽此颓风,他建证人书院,讲学其中。弟子甚多,著名者有祈彪佳、黄宗羲、张履祥、陈确等。他认为“盈天地间,一气而已矣”,万物均从“即有即无”的气中化生。反对宋儒“理在气先”说,指出:“理即是气之理,断然不在气先,不在气之外”,“离心无性,离气无理”。提倡“诚敬”说。曾对门人说:“学之要,诚而已,主敬其功也;敬则诚,诚则天,良知之说,鲜有不流于禅者矣。”要求通过“克己”、“择善”来达到“诚敬”。他还创“慎独”说,认为:“须知性只是气质之性,而义理者气质之本然,乃所以为性也;性则是人心,而道者人之所当然,乃所以为心也。人心道心只是一心,气质义理,只是一性,识得心一性一,则工夫亦一,……工夫与本体亦一,此慎独之说也。”著作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