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炫注重学校作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炫注重学校作用

分类:【传统文化】

刘炫(生卒年不详)隋朝著名学者、教育家。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河间县)人。自小以聪敏闻于世,其强记默识的本领无人能比。与刘焯结拜之后,曾师事刘轨思、郭懋富、熊安生等人。不久,他和刘焯一起离师出游,在藏书家刘智海处苦读10载,成为著名的学者。“名亚于焯,故时人称二刘焉”。周武帝时,刘炫奉敕与王劭同修国史,参与天文历法方面的工作。隋朝初年,刘炫曾奉旨修史,并与诸儒修定《五礼》。炀帝时,他因牛弘荐举,参修律令,后授太学博士。后怀才不遇的刘炫“以品卑去任”,回到家乡。刘炫一生著述颇多,有《论语述议》、《春秋攻昧》、《五经正名》、《孝经述议》、《春秋述议》、《尚书述议》、《毛诗述议》、《注诗序》、《算术》等多种,是一位博学多产的学者。

在教育上,刘炫非常注重学校的作用。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隋朝废国子学、四门学及州县学,只置太学博士二人,学生72人。对此刘炫专门上表言学校不宜废。隋炀帝时,经过刘炫的努力,隋朝在诸郡置学官,从流外给廪,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学校教育事业。除此之外,刘炫在归乡期间曾经专门以教书为务,培养了不少人才,当他68岁逝世时,门人追谥他为“宣德先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