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利奥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利奥塔分类:【文化精萃】 后现代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坚持多元性、异质性和差异性的理论取向。利奥塔于1950年大学毕业后,曾长期热衷于激进政治运动。1971年以《话语,图像》一文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旋即在巴黎第八大学担任教授,后也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任教。其主要著作有:《力比多经济学》(1974)、《公正游戏》 (1979)、 《后现代状况》(1979)、《歧论》(1983)等等。其中最能体现利奥塔思想特色的当属《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此书不仅将“后现代”一词引介给广大的读者,而且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利奥塔的主要思想是: (1)研究方案:利奥塔在《后现代知识》一书中指出:这项研究的对象是高度发达社会中的知识状况。利奥塔将知识分为叙事知识和科学知识。叙事知识是指由原始口述方式演化而来的传统知识体系。与之相对的科学知识则是从叙事知识中派生出来的,关于世界客观而真实的事实,旨在陈述普遍适用的有关自然和社会的原理和规律。在利奥塔看来,科学与叙事总是处于冲突中。无叙事或大叙事是现代性的标准,它的合法化基础受到挑战。所以利奥塔将后现代定义为对无叙事的不信任,并且指出,这种不信任恰恰是科学进步的产物。 (2)领域:关于电脑化社会中的知识,利奥塔提出一个假设:文化进入后现代时期,知识的地位发生了改变。相关的表现有:①科学知识是一种话语。新近的科学和技术都与语言有关。②知识更具可操作性,学识也就变成信息的数量。③知识对于认识者-无论处在知识过程中的哪一点上-彻底的外化了。④知识变成了主要的生产力,从而影响了劳动力的构成。(3)问题:合法化。利奥塔认为在电脑时代知识的问题就是统治的问题。科学知识不是如人们想像得那样纯净,而且科技的进步本身,又回过头来掏空合法性的基础。他所主张的也就是要摒弃现代性的大叙事,破解科学知识中的神话。但这并不是贬低知识,而是还其本来面目,即在后现代的状况下,知识只能是迅速变化和局部的语言游戏。 (4)方法:语言游戏。利奥塔向总体性宣战,认为我们只能认可和适应后现代知识的非合法化状态,并借助于大量局部性的小型叙事,来维护语言游戏的多元性和异质性。利奥塔的方法论原则,就是从语用学的角度重新阐释知识构成和社会外化形态。他认为语言游戏存在着三个特征。 (1)语言游戏的规则自身并不带有合法性,而只是游戏参与者之间的契约。 (2)如果没有规则,也就是没有游戏,甚至规则哪怕有极微小的修改,游戏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 (3)任何语言行动应当看做是游戏中的一步移动。由此,利奥塔导出两条原理: (1)言说行动属于一般的竞赛范畴,言说就是战斗。 (2)与这种语言的竞赛观相互补充的原理是:可观察的社会纽带(social bond)是由语言游戏组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