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围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围盆是我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生育习俗,主要在江南地区流行。它大约起源于宋代以前。南宋时人孟元老在他的《东京梦华录·育子》中对“围盆”有所记载。依据史书,围盆原本是中原地区婴儿出世后第三日举行洗儿会的一项活动。到宋代则逐渐演变,江南地区则改在婴儿满月,为其洗澡、沐浴时进行。届时,亲朋好友云集于产妇之家,她的家人在盆子中煎制香汤,并向盆内放下果子、彩线或葱、蒜等象征着吉利的一类物品。盛装香汤的盆子也要用几丈长的彩带缠绕。凡是有枣子在汤盆中直立的,妇女们便争相取食。她们相信一旦争抢到盆中所下且直立着的枣子,便会“早得贵子”,以为是自己生男的吉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