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别有兴味的连名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别有兴味的连名制分类:【风俗文化】 连名制是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命名的一种风俗。连名是指把本名和长辈的名连到一起的命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母子连名制、父子连名制、舅甥连名制、家名本名连名制等多种命名方式。 母子连名制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制时代,是一种母名女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在我国的布朗族、独龙族、高山族、拉祜族、傣族等民族中,仍有此种命名形式存在。以布朗族为例,名字的第一个音节表示性别,男性的名前冠岩,女性的名前冠玉。如:玉南坎(祖母名)――玉甩南(母名)――玉温甩(本人名);再如:母亲叫玉英苏,其女名即为玉诺英、玉光英等;其子名即为岩洛英、岩信英等。 父子连名制是以父名子名世代相连。产生于母系氏族崩溃,父系氏族发展时期。有正推连名和逆推连名两种形式。父名在前本名在后为正推连名。实行这种连名制的有怒族、哈尼族、佤族、景颇族、珞巴族、基诺族、纳西族等。如:云南碧江怒族人名“罗并者?者茂特”、“罗并者”是父名,“者茂特”是本名。在大小凉山的彝族,此俗称“茨”。其特点是父名末一个或末两个音节与子名的前一个或两个音节相同。以古侯系为例:阿土古侯――古侯吼兹――吼兹纥得――纥得谋巫……等。逆推连名的本名在前,父名在后。实行这种连名制的有维吾尔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苗族、高山族等。如苗族确波(儿子)波弟、弟久(父)、久你(祖父)。维吾尔族人名“买买提?土尔逊”,“买买提”是本名,“吐尔逊”是父名。 舅甥连名制是以舅名甥名相连的一种命名方式。采用这种连名方式的有怒族。旧时怒族非婚生子女要留在舅父家里,给孩子起名时与舅父连名。如人名“充付标”,“充”是舅名,“付标”是本名。 家名本名连名制是永宁纳西族取名习俗。由家名和本名连结一起组成人名。本名由巫师或喇嘛命定,因名字雷同,故人名前又冠以家名。如苏达(家名)?阿纳(本名),尔车达甲?古马采尔。前四个音节为家名,后四个音节为本名。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