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制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制钱

分类:【传统文化】

明清两代按其本朝定制由官炉所铸的铜钱,因其形式、文字、重量、成色都有定制,故称制钱,以别于前朝旧钱和本朝的私炉钱。制钱和旧钱可以平行流通。《明史?食货志》:“凡纳赎收税,历代钱、制钱各收其半。”《清史稿?食货志》:“自旧钱申禁,而闽地僻远,犹杂制钱行之。制钱以铜为币材,圆形方孔,手工制作(清末曾一度用机器造制钱,称为机制钱,因成本高,铸造数量不多,流通不广),币面铸年号,背面铸局名,以重量确定币值,按个数计算。明初曾颁洪武钱制,今京师及各省铸“洪武通宝”钱,后因盗铸严重,铜源不足,推行“宝钞”制,在较长时间内只铸过少量铜钱。至嘉靖六年(1527年)才恢复铸钱,从洪武到正德九个年号钱,是嘉靖时补铸的。清入关后制定顺治钱法,前后历经十代皇帝,铸有十种年号钱。康熙、乾隆时代的制钱,肉郭完好,重量也准。嘉庆、道光以后,小钱杂出,钱法渐坏。咸丰三年(1853年)开始铸各种大钱,普通制钱称咸丰通宝,当四至当五十的称咸丰重宝,当百至当千的称咸丰元宝,种类繁多,轻重倒置。咸丰末年,清政府被迫停铸大钱。制钱制度已濒于崩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广东省首先开铸机制铜元,后沿海沿江各省奉令仿铸。铜元、银角相继兴起,逐渐取代制钱的地位。制钱流通时间,大约共五百多年。

清政府官铸标准的一文小钱,黄铜质,圆形方孔,面铸汉字,幕铸满文,官价每千文为一贯,合银一两,但实际上不断贬值。清朝统一新疆后,行使两种铜币,制钱作为全国通行货币,却只通行天山北路,另有一种红铜质普尔

*

钱,亦称红钱,专门流通于天山南路。两钱作价不同,在南北通行孔道之托克逊兑换。乾隆四十年(1775)起,先后在伊犁、乌鲁木齐开设宝伊局、宝迪局制作新疆的制钱。光绪十六年(1890)后,因制钱短绌,不敷应用,北疆方改用红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