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动植物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动植物神

分类:【中国民俗】

龙王。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体长有鳞,有角有足,能飞天潜水,能行云降雨。封建时代的帝王自视为真龙天子,用龙作为权力的象征。民间信仰的龙王是居住在东海龙宫中的龙的家族,是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布雨,旧时乡村普遍建有龙王庙,若遇天旱,则由社首组织群众祈雨。

牛王与马王。牛、马是农家的大牲畜,可帮助人进行农业耕作,因此视为牲灵。俗话说:“牛是亲家马是信,梦见骡马交好运。”又说:“牲灵是半副家当。”所以民间过去建有牛王庙、马王庙,阳曲一县即有马王庙四座。代县有牛神庙,每年五月五日祭祀,还有庙会。晋东南一带把每年七月十五日定为牲口节,这一天,牛、马、驴、骡都不能使役,休息一天,还要给吃好的喝好的,蒸制花馍供献,且有谚语:“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好饭。”意思是牲灵平时劳作辛苦,被人打骂,七月十五日是它们的节日,要好好招待。每年春天,农家还在墙壁上贴春牛图,上面印有偈语:“我是天上一神牛,上方差我人间游。不吃人间草和料,专吃各种小鬼头。”神牛具有了驱除鬼魅的神力。

虫王。虫王,指蝗虫,俗称“蚂蚱”,是农业生产的害虫,夏秋时节繁殖极盛。若遇蝗灾,遮天蔽日,大片农田颗粒无收,连庄稼的叶子都被蝗虫啃光。过去有些乡村建有蜕退庙,其实所供奉的并不是虫王,而是治杀蝗虫的神灵,有的供奉的是刘猛将军,有的供奉的是王母娘娘。忻州有个村庄叫“蜕退梁”,过去曾有座好退庙,正殿神龛所供塑像是王母娘娘,她手捏一只大蝗虫。偏殿后殿里塑有天兵天将、山神土地神,都是听令王母娘娘,治蝗有功者。庙廊四周还画有王母娘娘显灵治虫的壁画。

谷神。晋南稷山县、万荣县、新绛县都有稷王庙,供奉谷神后稷,因他教民播种五谷而被尊为“谷神”。一般农户则在正月二十的小添仓节和正月二十五的老添仓节祭祀谷神。有些地方在七月十五也祭祀谷神。五台县一带,上坟祭祖后,要从地里拔几棵青苗带回家,用五色纸缠绕,立置窗前,供奉蒸制的面人,节后将其移置房顶,根朝里穗朝外,俗称“祭五谷”。

花神。牡丹花神称“牡丹仙子”,荷花神称“荷花仙子”,农历六月二十六相传是荷花仙子的生日。

树神。俗语说:“千年古树能成仙。”造型奇特,树龄很长的松树、柏树、槐树、枣树、梨树等,被称为“树王”,视做树神,严加保护,不敢砍折,并常有人祈祷,保佑平安,有的还给树王挂红布匾。最有名的数洪洞县的大槐树,被全国各地的移民视做祖宗根系所在,常有人来寻根祭祖,并有歌谣:“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太原晋祠圣母殿侧的周柏,每年七月十二庙会期间,新婚夫妻要抚摸周柏以求子,生子后第二年要来还愿,挂红布条。临县山梁上过去有12棵柏树,号称“十二连城”。如今,这些古树都由林业、城建部门加以保护,为城乡增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