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海淀区白石桥五塔村的真觉寺(俗称五塔寺)遗址。面积20,000平方米。成立于1987年,为专题艺术博物馆。真觉寺创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当时有印度高僧向明廷贡献了五尊金佛像及金刚宝座规式,为此明成祖下令修建了此寺院,随后建造了石塔,名为金钢宝座塔。其建筑风格融印度形式与中国传统形式为一体。清朝年间因避雍正皇帝胤肚之讳,将真学寺改名为大觉寺。清末寺内建筑毁于大火,只因金钢宝座塔是内砖外石结构而得以幸存,该馆是以寺内仅存的石雕金钢宝塔为主体而建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金钢宝座塔是印度佛陀迦耶精舍形式的佛塔,即高台上建有五个塔的特殊类型的佛塔,五塔代表佛经中的东西南北中五方佛主,为目前国内现存此类塔中建造时代最早的塔。宝座高7.7米,长18.6米,宽15.7米。塔前有一个传统样式的重檐琉璃罩亭。宝座南北各有券门,门内方形过室的顶部饰以幡龙藻井,这是皇家寺院的等级标志。过室连结了一个环形塔室,中间有一方型塔柱,东西南北四方各设佛龛与佛像。过室两侧各有44级盘梯通达宝座顶的罩亭内,五塔位于罩亭之外。中央的大塔高8米,有13层密檐,每层檐下周匝刻有小佛龛与佛像。四个小塔各据一角,高7米,有11层密檐,全部采用青白石砌成,堪称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金钢宝座石雕所表现的佛教题材多为五方佛主造像,共1,561尊。在宝座和五塔的须弥座四周刻有狮子、马、象、孔雀、迦楼罗飞羊五种动物,还刻有佛足迹、卷草、法轮、梵文与部分藏文,其雕刻手法圆润流利,在凸出的物体上刻有纤细而流畅的线条,这是明代建筑石雕中较为流行的手法。该馆现有文物2,000余件,历代珍品有东汉阙柱、阙顶,唐代墓志,宋代彩画斗拱。辟有“金钢宝座塔资料陈列”、“中国古塔图片展览”等展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