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宋官方藏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宋官方藏书分类:【传统文化】 宋初,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有书13,000余卷,系五代后周遗产。后来,三馆秘阁藏书成倍增加,其来源,一是太祖统一天下过程中,每消灭一个国家,必籍其图书;二是奖励募献所征求的亡书;三是官修和新撰图书都要上交样本,贮藏于馆阁;四是国际交往,得到一些书籍,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宋代重文崇儒,搜访图书颇有成效,新作亦多,版刻图书盛行,故馆阁藏书山积。据《宋史?艺文志》统计,至北宋末国家藏书凡6,705部,73,877卷,且多为累经校雠的善本。北宋前期国家藏书中心是三馆秘阁,三馆秘阁合称崇文院;元丰改制,三馆秘阁并入秘书省,所有图书修写校雠收藏之事,统归秘书省。太祖朝藏书建设重点在史馆,太祖读书,取自史馆,征求亡书以史馆所无书为准,籍没各国藏书,也入史馆。太宗继位后,就修三馆,又建秘阁,秘阁为其藏书建设重点。真宗朝大中祥符八年(1015)前以内府(龙图阁、太清楼)藏书建设为重点,其后则以馆阁藏书建设为重点。仁宗朝继续搜访补充馆阁藏书。哲宗朝着重秘阁藏书建设。徽宗对校书藏书事业贡献颇多,《宋史?艺文志》谓:徽宗“以三馆书多遗逸,命建局以补全校正为名,设官总理,募工缮写,一置宣和殿,一置太清楼,一置秘阁。自熙宁以来,搜访补辑,至是为盛矣。”与哲宗朝相比,徽宗更重内府藏书建设。钦宗享国日短,三馆秘阁图籍为金人辇而北去。除三馆秘阁外,北宋中央政府其它机构如司天监、学士院、国子监等,内府如太清楼、龙图阁、玉宸殿、宣和殿等,都有藏书。北宋州学也有藏书,各州学藏书阁均以“经史”为名,大观三年(1109)一律更名为“稽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