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洋政府军衔制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洋政府军衔制度分类:【传统文化】 北洋政府统治期间实行的军衔制度。其时军种有陆军、海军。兵种:陆军有步、骑、炮、工程、辎重等;海军有舰艇部队、海军陆战队等。袁世凯自任陆海军大元帅,为最高军事统治者。其下军衔制为三等九级制:上等为“将”,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中等为“校”,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级;初等为“尉”,分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另设“准尉”,作为初等军官额外佐属。上等将官中上将级均荐任,中将、少将级均简任;中等校官中上校级均简任,中校、少校级均荐任;初等尉官中上尉、中尉、少尉均荐任。将级军官不分兵种;校级以下军官按兵种称,如步兵上校,骑兵中尉,炮兵少尉。陆军中的同等官有军需总监,测量总监等,均职同中将;“监”级军官职同少将,“正”级军官的一、二、三等职同上、中、少校,如三等军需正即职同少校。军需佐等官一、二、三等职同上、中、少尉。测量士职同准尉,军乐长职同少尉,副军乐长职同准尉。陆、海军的士兵,分军士和兵卒。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级;兵卒按陆军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级;海军分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另设海军一等练兵、二等练兵为额外佐属。1912年9月公布《陆军官佐补官暂行章程》规定,凡军职人员均按职级补授实官,上等官佐特补,中等官佐简补,初等官佐荐补;参练人员则统由参谋本部送陆军部办理。1914年9月公布《陆军官佐补官令》规定,凡陆军军官、军佐学校毕业生见习期满,成绩合格的按兵种授以少尉,称除补;准尉立有战功,具有少尉军官知识经验的,经考查合格,升少尉称叙补;少尉以上各等官佐,具有一定资格,予以升级的,称升补;上校以下各级官佐,具有宪兵学识的,得改任相等的宪兵官任,称转补。官佐的升补,初等官佐须任满原级扣足2年,中等军官须扣足3年,上等军官年限不限,战时立有特殊功劳的军官可不拘期限。以后北洋军阀历代政府和各派系均沿用此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