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石窟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石窟寺分类:【传统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寺沟石窟。位于市西南25公里处。北魏永平二年(509),泾州刺史奚康生建造。经历代增修,窟龛密集,唐代所建约占三分之二。窟龛集中在长120米、高20米的赭红色石崖上,分三层开凿窟龛295处,大小雕像2125尊,宋、明、清碑刻7通,隋、唐、宋、辽、金、元、明、清题刻150余处。系陇东地区石窟文化遗存最丰富的一处窟群。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窟龛最为精美。第165窟为全窟寺中心,营造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该窟高14米、深15.7米、宽21.7米。内有7尊高达8米多的立佛,体形丰满,服饰简朴。旁有十身胁侍菩萨,神态安详,高3至4米。室内遍布浮雕,以《萨?那太子舍身饲虎图》最为精彩。窟门内雕硕大的阿修罗像,三头四手,三个面容分别为愁相、怒相、慈相,有二手分别高举日、月,以护法神形象出现,如此大型阿修罗雕刻在全国石窟是唯一的一尊。门外两侧雕有金刚力士、狮子。第32窟为唐如意元年(692)泾州临泾县令杨元裕所建,雕有阿弥陀佛等佛像,衣纹柔细,风姿动人,为盛唐艺术珍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