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能源危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能源危机nengyuan weiji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石油供需紧张形势。又称石油危机。石油是西方世界的主要能源,西方世界的石油消费主要依靠进口并大多来自中东和西北非地区。过去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产油区的石油开采、炼制与销售,左右着世界石油市场,并压低石油价格,保持高额利润,严重损害了产油国的国家主权。1973年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产油国联合第三世界其他产油国家,把石油当作捍卫国家主权和反对侵略战争的武器,对持亲以色列立场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减产、禁运、提价、国有化和增加本国股权等措施,打击了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及其支持者。致使那些主要依靠从中东进口石油的国家能源形势紧张,形成第一次能源危机。1980年9月,伊朗与伊拉克两大产油国之间爆发武装冲突,又一次冲击了世界的能源形势,引起第二次能源危机。能源危机波及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使主要依靠中东石油的国家被迫实施配给制度等应付石油短缺的紧急措施,并因油价暴涨造成外汇赤字和经济增长急剧下降。 能源危机国家或地区某个时期取得的能源总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随人口增加,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当代主要能源石油和煤炭(非再生能源)可开采量日趋减少;形成可再生能源未大量开发利用前的世界性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发展可再生能源,辅以节能是满足能源需求增长的唯一途径。 能源危机Energy crisis本世纪70年代,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却消耗世界能源产量的4%以上。1972年美国消耗的能源75%以上为石油和天然气。统计数字表明,美国使用的能源每16年增加一倍。能源危机使人们有必要制订保护能源的计划,也促使人们研究备用能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