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六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六卫分类:【传统文化】 隋、唐时府兵统领机构。隋文帝开皇中,置12府以统禁卫之兵,即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左右监门、左右领军各府。各种禁卫军结合为12府,府兵亦通称禁卫兵。12府中,称卫者有4。至隋炀帝时,扩充为16卫府,后亦习惯称16卫,即左右卫(左右翊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左右御卫、左右骁卫、左右备身、左右监门。其中左右备身、左右监门不领府兵,领府兵者亦称12卫。唐代承隋代制度,初亦置16卫,即左右卫(隋之翊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隋之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隋之武候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左右卫各置大将军一人。后名称时有变动。府兵制在唐玄宗时已逐渐为募兵制代替,16卫仅存虚名。 隋唐禁军机构。亦称十六府。掌宫掖禁卫。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置十二卫,即左右翊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左右骁骑卫,统领禁卫军,另有四府不领府兵,即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合称十六卫(府)。唐沿隋制,亦置十六卫,但名称略变,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其中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仍不统兵。贞元以前,各卫置大将军1人,将军2人掌领。贞元二年(768年)置十六卫上将军,始以上将军为长,秩从二品。下仍置大将军1人,正三品;将军2人,从三品。天宝以后,府兵制崩坏,十六卫遂成虚名。五代亦置,仍为虚名。宋置十六卫,名称、职官与唐略同,诸卫将军、郎将通称环卫官。但无职事,也无定员。《宋史?职官志?环卫官》:“诸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为环卫官,无定员。皆命宗室为之,亦为武臣之赠典,大将军以下,又为武官责降散官。……其禁兵分隶殿前及侍卫两司,所称十二卫将军,皆空官无实,中兴多不除授。隆兴中,始命学士洪遵等讨论典故,复置十六卫,号环卫官。” 隋唐府兵的统领机构。隋初,置左右卫府、左右武卫府、左右武侯府、左右领左右府、左右监门府、左右领军府等十二卫府,统领禁卫军,宿卫京师宫廷。炀帝大业三年 (607),将十二卫府扩充为十六卫府,即左右卫府 (又称左右翊卫)、左右武卫府、左右候卫府、左右屯卫府 (又称左右领军)、左右御卫府、左右骁卫府、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习惯上称之十六卫。其中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不统领府兵。唐代沿置,其名称有所更动。其统领府兵的十二卫,为左右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 不统领府兵的四卫,为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唐代后期,府兵制废止,十六卫仅存虚名。五代至宋沿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