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六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六国分类:【文化精萃】 公元前六世纪,摩揭陀(Magadh)帝国建立之前,薄伽梵尚未兴起之时,印度出现了十六国――印度人称它们为莫哈?贾恩帕德(Maha Janapap)。①鸯伽(Ang):位于今东比哈尔,首府金巴(Chanpa)。②摩揭陀(Magadh):今南比哈尔,首府拉兹格里赫(Raj-garih)。③迦尸(Kash):今贝拿勒斯地区,首府瓦兰拉纳西(Varanasi)。④拘萨罗(Kaushal):今奥德一带,首府一为萨格特(Saket),其二为斯拉瓦斯蒂(Shravasti)。⑤弗栗特(Varitti),亦称瓦吉(Vajji):位于比哈尔西北一带,首府维萨利(Vaisali)。⑥末罗(Malla):今德乌利亚(Davriya)的哥拉克普尔地区(Gorkhapur),主要城市为古希拉加尔(Kushinagar)。⑦支提(Chaidi):今班德勒坎德(Bundelakhand)一带,首府为苏克蒂马蒂。⑧跋沙(Vatsa):位于迦尸之西,今阿拉哈巴德附近,首府为戈香比(Koshambi)。⑨俱卢(Kuru):今塔尔萨尔、德里和密拉特一带,首府是德里附近的因陀罗普罗斯泰(Indraprastha).⑩潘查拉(Panchal):今巴雷利、布道恩和法鲁卡巴德等地区,首府为阿希查特拉和堪比里亚。(11)摩差耶(Matsya):今斋普尔、帕拉特普尔和阿勒瓦尔一带,首府为毗罗托?纳加罗。(12)苏罗婆(Shursen):今马土腊周围一带,首府为摩头罗。(13)阿斯摩卡(Ashmak):位于戈达瓦里河下游两岸地区。(14)阿?底(Avanti):位于今马尔瓦(Malwa)西部地区,首府乌杰恩(Ujjain或Ujayini)。(15)犍陀罗(Gandhar):位于今巴基斯坦的拉瓦尔品第和白沙瓦地区,首府德克西希拉(Takshshila)。(16)甘蒲贽(Kamboj):今帕米尔、克什米尔西南部和卡菲里斯坦的部分地区。十六国中,以阿?底、跋沙、拘萨罗和摩揭陀四国较为强大。后来摩揭陀国势力日渐强大,建立了摩揭陀帝国。 历史时代名。亦作为西晋末年至北魏统一北方时期,在北方及巴蜀地区出现的割据政权的总称。汉魏以后,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广泛分布在长城南北,他们遭受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或充当佃客、或被迫为兵、或沦为奴隶 过着悲惨的生活。西晋末年,他们与汉人一起奋起反抗,而其贵族和上层分子乘机建立割据政权。从永安元年 (304) 匈奴贵族刘渊称汉王起,羯、鲜卑、氐、羌、羸 (又称巴氐) 和汉人割据政权更相迭起,先后建立了汉 (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夏、北燕、北凉等政权,史称 “十六国” (由北魏史家崔鸿《十六国春秋》 而得名)。因十六国政权多是匈奴、羯、氐、鲜卑、羌五个少数民族所建,故旧史上又称“五胡十六国”。实际上当时在北方建立割据政权的不止这五个少数民族,也不止十六国,还有冉魏、代、西燕等。地区也不仅限于北方,而且它们也不是同时并存的。十六国与东晋王朝南北对立。十六国时期战乱相继,政权更迭频繁,人民备受疾苦,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不过另一方面,各民族交错杂处,接触广泛,因而也促进了各族之间的融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