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六天魔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六天魔舞分类:【传统文化】 元代宫廷舞蹈。《元史?顺帝本纪》载:“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首垂发数辫,戴象牙佛冠,身披缨络,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绶带鞋袜,各执加巴刺般之器(法器),内一人执铃杵奏乐。”可见此舞为具有蒙族特色之宗教舞蹈,为宫中举行“赞佛”时表演。后因风靡一时,曾遭禁止。《元典章?刑部》:“十六天魔休唱者,杂剧里休做者,休吹弹者……如有违反要罪过者。” 元代宫廷舞蹈,盛行于元顺帝时期。《元史?顺帝本纪》载:“时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十六人按舞,名为〈十六天魔〉。首垂发数辫,戴象牙佛冠,身披璎珞,大红绡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袄衣,绶带,鞋袜,各执‘加巴刺般’之器,内一人执铃杵奏乐。”宫女十一人组成的乐队伴奏。元人张翥云:“十六天魔女,分行锦绣围。千花织布障,百宝贴仙衣。回雪纷难定,行云不肯归。舞心跳转急,一一欲空飞。”《十六天魔舞》是一个具有非凡艺术魅力的女子群舞。元朝宫廷中表演此舞,手持密牒的文武大臣才能观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