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六字心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十六字心传

分类:【传统文化】

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语出《古文尚书?大禹谟》。本为舜传禹的治国之道,原意是:“人心”危险,“道心”隐微,只有精诚专一于“道心”,才能真正把握中正之道,使人之心转危为安,天下太平。朱熹认为,此十六字为“尧舜禹相传之密旨”(《朱文公文集》卷36《答陈同甫》)。其后,理学家仿佛教“以心传心”法统,故称“十六字心传”。据朱熹解释,“道心”来自“天理”,为善;“人心”来自“人欲”,有善有恶,故“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乃善也。”(见《中庸章句序》、《朱子语类》卷62、78》)

宋代理学家发明的道统的传授心法。据 《尚书?大禹谟》载,舜在把天下禅让给禹之前,曾经发表了一番政见,其中有四句: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据传统注释,这十六字总结的是 “明道安民” 的经验,意思是说: “人心危则难安,安民必须明道,道心微则难明。将欲明道,必须精心; 将欲安民,必须一意。又当信执其中,然后可得明道以安民。”南宋理学家朱熹独具慧心,别创新说。根据朱熹的解释,其中的 “人心” 和 “道心” 都是伦理范畴,“人心” 就是 “人欲”,“道心”就是 “天理”,“人心” 危殆,“道心” 受其尘蔽,微昧难明,因此必须专心一意执著于“道心”,不偏不倚。朱熹认为这就是尧、舜、禹三圣心心相传的道统秘诀,这就是理学家所谓“十六字心传” 的由来。从韩愈开始,儒家就非常喜欢标榜道统,但韩愈谈得比较笼统,如六经之文、礼乐刑政之法、士农工商之民等,实际上是泛指华夏文化传统。朱熹受禅门心法的启示,拈出 《大禹谟》 中的这十六字,作为古圣心心相传的道统精义,而且为其 “存天理,灭人欲” 的主张在道统上找到了渊源。这当然是一种杜撰 (禅门心法又何尝不是杜撰),但经过朱熹的一番阐释,这所谓 “十六字心传” 的确非常精练地概括了理学家千言万语的主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