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林寺大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华林寺大殿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建筑。在今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屏山南麓。寺为北宋乾德二年(964)吴越所建。初名“越山吉祥禅寺”,明正统年间改称今名。寺内原有建筑、布局基本废毁,仅存大雄宝殿。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通高12.8米。整个建筑结构风格独特,为国内不多见。虽经明清时期重修,其主要梁架、斗拱等仍为初建时原物,保持了宋代建筑风格,为东南地区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实物。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林寺位于屏山南麓,始建于宋乾德三年(965年),原名“越山吉祥禅院”。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改称华林寺。初建时,规模较大,据记载西有转轮经藏,东有文昌阁、普陀岩,正殿后有法堂,法堂之西乃祖师殿。现仅有清代重修的大雄宝殿,但其主要构架,仍为初建时原物,保持宋代建筑特征,为目前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由于木构建筑在南方气候潮湿地区不易保存,因而尤为珍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屏山南麓。按《三山志》载,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名“越山吉祥禅院”,明正统九年(1444)赐额改称华林寺。原有大殿、法堂、祖师殿、文昌阁、普陀岩等,现仅存大雄宝殿。大殿虽经历代修葺,仍保存着北宋初的法式特征,是东南地区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然据碳14测定部分构件的结论,大殿初建年代当早在公元四至五世纪之间。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筒板布瓦顶。主体构架为八架椽屋前后乳?用四柱,彻上露明造。构造和艺术处理上带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如柱子的上下卷杀做法,云形驼峰,昂面的双枭双混曲线,圆形断面的月梁,柱头方、罗汉方和撩檐方上镌刻团窠等。清嘉庆、道光年间增建回廊。1985年起大修,增建了山门配殿及四隅围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