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宗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邝?渡江建立南宋政?。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四十八代衍慢公孔端友去?州陪祀,不再北?曲阜,家於衢州(今?浙江),?子,以弟端操子孔??嗣,阴封衍慢公,其後子?孔?、孔文哞、孔孺春、孔洙代代世阴,是?南宗。元?南宋,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召孔洙至京?,孔洙?位於居住曲阜的子?,忽必烈大加?兖:“?哙?而不哙尤,真慢人後也。”免去衍慢公费?,授予?子毕祭酒兼提佩浙??校事,兕斤罪持林???。至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居於衢州的五十九代?孔彦浪?衢州知府奏?,於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被授予世阴翰林院五?博士,奉衢州孔子?祀事,民?殓改费奉祀官,?至七十五代?孔祥楷。 道教教派。指张伯端内丹学说的承传体系。传说熙宁二年(1069)张伯端在四川遇异人得“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修炼得道。张传石泰,石传薛道光,薛传陈楠,陈传白玉蟾。白玉蟾加以总结、发展,再传授彭耜等人,此为清修派;另一支据说张伯端传刘永年,刘传翁葆光,主张阴阳双修,是为双修派,或称阴阳派。当时并未开宗立派,自称南宗。至元代后期,全真道徒认为张伯端的内丹学说与教祖王重阳的学说同出一源,都来自钟离权、吕洞宾的金丹学说,同样重视清修,并主张三教合一,故两派理论合流。然下手功夫各有不同,全真道主张先修性后修命,张伯端一系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又因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南方,于是全真道认为是自己教派中的别一门宗,称为“南宗”。事实上元末两派确实已经合流,都归入全真道。然“南宗”也自有其特色,一为内丹诀主要靠秘传,范围狭,徒弟少,在白玉蟾之前未形成教团。二为主张大隐隐于市,不强调出家苦行。三为政治活动能力较差,与上层统治阶级联系很少,故当时影响较小。四为丹诀、诗词等著作不少(从信徒数量与著作数量的比例上说),且较有质量,尤其《悟真篇》影响更大。南宗的有关著作,大都收在《道藏》中的《修真十书》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