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昌清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南昌清音分类:【中国民俗】 南昌清音起源于南昌,流行于南昌、新建、宜春、上饶、吉安、景德镇等地。清中叶已盛行,民国初期的知名老艺人张年科、闵金亭、刘克礼、周良富有“四大家族”之称,清音艺人多出其门下。长期发展过程中,江浙民歌鲜花调、安徽凤阳花鼓、湖北麻城曲、四川清音曲等先后与南昌文南词相结合,成为南昌清音的主要曲调,又吸收了戏曲(如赣剧)的营养,形成了南昌清音的地方特色―――特有的旋律和音调,特有的固定节奏和音调的五板过门(可延为七板、九板)。以老艺人邬耀宾为代表的二胡伴奏在表现欢乐激越时运用了高把位的快速短弓和滑、揉、顿等手法,使其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韵味。 南昌清音演唱者以女演员为主,伴奏多为盲人。旧时只重清唱,不重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吸收各地曲种的长处,增加了眼神、手势等简单的表演动作。其传统曲目有50多个。文南词曲目有《安工送米》、《宋江杀惜》、《八仙庆寿》、《僧尼缘》等;小曲曲目有《十锦花鼓》、《东湖十景》、《补缸》、《王婆骂鸡》、《数麻雀》、《满江红》、《干妈问病》、《下象棋》、《放风筝》、《懒汉怕妻》、《卖杂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如《送郎参军》、《歌唱八一城》、《学雷锋》、《铁牛关》、《昭君出塞》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