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学唐代称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三学,属国子监。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得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子孙得入太学,七品以上子孙及平民之俊异者得入四门学。《新唐书·儒学传序》:“广学舍千二百区,三学益生员,并置书算二学,皆有博士。”又,宋代称太学之外舍、内舍、上舍为三舍,亦称三学。 三学佛教术语。指习佛者修持的戒、定、慧三种学问。《出三藏记集》卷十一:“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戒指戒律,修持戒学,以使身、口、意三净;定指禅定、修习禅定,以使思虑集中,观悟佛理,灭除情欲烦恼;慧指智慧、义理,修习佛理,以除愚去惑,断除烦恼,达到解脱。它既概括了佛教的基本内容,又是佛教修行的基本途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