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卜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卜辞分类:【传统文化】 龟卜之辞。商周两代用龟甲或兽骨占卜,每将卜命事由与应验情形刻于甲骨之上,这种有关占卜事由的记录之辞,即是“卜辞”。完整的卜辞由前辞、问辞、占辞、验辞四部分组成。如武丁卜辞: “庚子卜,争贞:翌辛丑启?贞:翌辛丑不其启?王占曰:今夕其雨,翌辛丑启。之夕允雨,辛丑启。”(《殷虚书契菁华》七、八)“庚子卜,争贞。”记录占卜日期及贞人的名字,称前辞(或叙辞); “翌辛丑启?翌辛丑不其启?”记卜问的内容,称为命辞(或问辞); “王占曰,今夕其雨,翌辛丑启。”记商王审视卜兆以后的判断,称为占辞;“之夕允雨,辛丑启。”记占卜的应验,称为验辞。但卜辞不一定四部分都完整无缺,一般多有省略,最核心的部分应是命辞,不能省。卜辞反映的内容相当广泛,对研究商周史极有价值。 在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有一份卜辞手卷。手卷的前言和结尾部分都已残缺不全,仅有三十段比较完整,每段完整的卜辞都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诗歌体的卜辞正文,第二部分是散文体的关于这首卜辞应验的解说。如: “啊!子嗣呢如金宝,金水呢流滔滔,水流呢弯曲曲,仇敌呢纷纷逃,地位呢日日升,这是呢幸福兆。”后面附的对这首卜辞应验的解释文字说: “此卦应的是游览风景之卦。若卜家宅和寿命,善神或女神们在游玩山水和观览风景,好好供奉之,有求必应。卜经商则获利; 卜游子则归; 卜病则愈; 卜怨敌则无;卜子嗣则有。卦任何事皆吉”。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卜辞,属于藏族早期的诗歌,它的描写内容包括对日月星宿、牧区风光等。从格律上看,卜辞基本上是六音节句,每首从四句到数十句不等,比较自由。每首前面大都有一个呼唤词“介” ,每句的第三个音节多是“呢”字作衬音,起到谐音押韵的作用。这些诗歌可以分段,段与段之间的词语大都有对应关系,但并不那么严格,各段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藏族古代卜辞的诗歌多用直陈的手法,也使用相当的比喻。善于描绘牧区的自然风光。这些诗歌虽然只是巫卜之流用以占卜吉凶福祸的繇辞,但具有整齐的结构和格律形式,艺术手法也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材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