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卢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卢植分类:【文化精萃】 东汉末官吏、经学家。字子干,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之学,好研精义而不守章句,马融敬之。学终辞归,阖门教授。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之志。灵帝建宁中,征为博士。熹平四年(175),以其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时太学石经始立,他上书请求就东观,以专研《尚书》、《三礼》。会南夷叛,以其在九江有恩信,转任庐江太守,治政有绩。岁余,复征任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纪》。旋转侍中,迁尚书。中平元年(184),黄巾军起,以他为北中郎将,参加镇压黄巾军。灵帝死,少帝刘协立,会董卓入京,欲废少帝,他独抗议不同。卓欲诛之,为蔡邕等谏止,免官归。隐居上谷。冀州牧袁绍请为军师,未几而卒。所著碑、诔、表、记等6篇。又为当时名儒,撰《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佚。《后汉书》卷六十四有其传。 东汉经学家、史学家。字子?。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少与郑玄同师事马融,能通经今古文学,但好研究义理而不守章句,时人称为“海内大儒”。建宁中,征为博士。熹平四年(175)任九江太守,后任侍中、尚书、北部中郎将等职。因与董卓不合被免官,退隐上谷,袁绍曾请为军师。宣传天人感应观点,光和元年(178),借日食之机,上书汉灵帝,请任用贤良、解除党锢、减轻赋税、限制聚敛,以“消御灾凶”。主张薄葬。临终,令其子俭埋于土穴,不用棺椁,仅用单帛附体。与马日碑、蔡邕、杨彪、韩说在中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东观汉记》。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已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