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印度灯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印度灯节分类:【文化精萃】 亦称“迪瓦利节”,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每年在印历8月黑半月15日(公历十、十一月)举行。源自《罗摩衍那》罗摩流放14年归来的故事。灯节原是吠舍种姓的节日,现已成为全国性节日。节日期间,教徒们要早起、沐浴、祈祷。灯节共庆祝5天,第一天称“滕代勒斯”,人们购买盘子、锅盆等,目的是为了招财进宝,请吉求安。第2天称“纳勒格焦特斯”,打扫房舍,粉刷墙壁。第三天称“迪瓦利”,意思为灯节。这一天到处都装饰一新,商店和市场显得格外热闹,人们争相购买甜食、爆竹、油灯和蜡烛等,请象头神和吉祥女神。夜幕一降临,家家点灯火,放焰火。第四天是“戈沃尔滕布贾”,意思为朝拜牛增山。教徒们在自己的家里用牛粪堆垒成一个牛增山的模型,然后进行朝拜。最后一天称为“派亚陶杰”,意思为歌颂兄弟姐妹间的骨肉情。姐妹在兄弟的前额点上吉祥点,兄弟送礼物给姐妹。 印度教徒庆祝史诗中英雄罗摩凯旋归来、荣登王位的隆重节日。流行于印度全境。此节亦来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当罗摩与妻子悉多、弟弟罗什曼那胜利回到首都时,家家户户都点灯来热烈欢迎他们,因此这天就成了“灯节” 。节日在十胜节后十天举行,庆祝活动长达半月。商人都在节日正式开始的第一天换用新帐本,因此人们把灯节也看成了商人的新年。在灯节中,各地公园和公共场所都装饰一新。公园里有骑象、耍蛇、耍狗熊等各种杂耍,也有舞蹈、戏剧等文娱活动。每晚还定时放三次焰火。夜里处处是瑰丽的灯火,有插在地上的蜡烛,有摆在窗前的油灯,有悬在门上,吊在树上、挂在屋顶的电灯,远远看去,如同灯的海洋。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