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却吉·登巴泽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却吉·登巴泽仁分类:【文化精萃】 清藏族第十二代土司,藏书家、出版家。一作却杰?登巴泽仁。四川德化州(今甘孜德格县)人。为发展佛教,于雍正七年(1729)创建德格印经院(原名为德格贡钦寺印经院),刻印藏文经书。为此,他派使者多方收集汉、藏典籍,还先后召集百余人刻板,抽65人专门写板,又召集500多人,用5年多的时间专门从事印经工作。场面之宏伟,藏书之丰富,为历代刊经者所不及。该院所刻印的佛教典籍,并不局限于在该院占主要地位的萨伽派,而且有各派共同的藏文大经、著名的佛教丛书甘珠尔和丹珠尔四千五百九十六种及适合各派研习的《续部全集》和《修法大全》。不论教派,全部收藏,既有萨伽派的《道果释义》,也有宁玛派的《续藏》、噶当派的《父法子法》,觉囊派的《百行论》,本教的《黑白花龙经》。还收藏部分个人文集的书版,大量刻印各派学者的著作,涉及到佛教哲学、历史传记、地理方志、医药、宗教、天文、历算、音韵、文学等多方面内容,既不囿于一家之言,又不拘泥于宗教经论。所藏的《印度佛教源流》是世界上仅存的一部研究印度宗教的稀世珍宝版。《三体合璧般若八千颂》是该院最早刊刻作品,雕镂精致,朱砂刷印,是所藏经版中的精品。西藏医学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是印经院创建时最早完成的一批刻版。《汉区佛教史》则是研究汉藏关系难得的宝贵资料。全院设有藏板库、储纸库、晒书楼、裁书室等,规模极大,所藏书板达三十多万块,二百多部作品,与布达拉宫、日喀则印经院并称三大家。为西藏传播佛教印经中心之一。其所刊行的经书,华美昂贵,畅销域内外,德格印经院亦因此而享有盛名,被誉为藏族文化的宝库。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