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双龙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双龙桥

分类:【传统文化】

在建水县城西5公里的泸江与塌村河会合处。两河蜿蜒衔接如双龙,故而得名。泸江河三孔石桥,创建于乾隆年间。另十四孔桥,续建于道光十九年(1879年)。双龙桥身系用巨石砌成,全长147.8米,桥面两旁砌有实体石栏。整个石桥分为两段,其中横跨泸江河上的三孔石桥长36.7米,宽4.3米;道光十九年续建的十四孔桥长111.1米,宽3米。泸江河上的三孔桥墩长达6米,三孔的跨度分别为6米、7米、6米。桥上建有三座亭阁,中间一座三层阁楼最为壮观,阁高20米,上两层覆以歇山式屋顶,底层为桥身通过,西北角设有楼梯,可登楼远眺。桥两端的桥亭(北端已毁)为八角形两层楼,高13米。双龙桥在云南古代石拱桥中,可谓是科学性与艺术性融为一体的典型实物。

位于县城西泸江河和塌冲河交汇处,是十七孔石拱桥。原仅三孔石拱,余为木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道光十九年(1839)连接新建十四孔石拱而成十七孔石拱桥。咸丰年间被毁重建。桥长148米,全用巨型大青石建成。桥上原有三座三层楼阁,现仅存一阁,上两层飞檐交错,壮丽巍峨,底层为桥身通道。阁内门窗皆雕镂花卉、鸟兽、游龙、神像以及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故事传说,雕工精美。桥两端原各有桥亭一座,重檐攒尖顶,檐角高翘,玲珑秀丽,与楼阁辉映,现只剩南桥亭。

哈尼族地区古迹之一。又名“十七孔桥”。古代石拱桥之佳作。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城西5公里处,横跨泸江、塌冲两河之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先于泸江河上建石桥三孔,道光初年在塌冲河上增建石桥14孔,与原有三孔“雁齿蝉联”,合为一体。全长148米,两侧垒条石为栏。桥上原建有楼阁三座,咸丰六年(1856),均毁于兵燹。现存二阁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建。中间一阁为三重檐攒金式方形楼阁,底层为桥面通道,边长16米,高20米,雕梁画栋,飞檐交错,巍峨壮丽,登楼凭眺,可一揽壮丽山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