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代对煤的认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代对煤的认识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人对煤的认识始于新石器时代,距今6800多年的沈阳新乐遗址出土了数量可观、多种形状的煤玉装饰品。煤玉又称炭精、煤精,属烛煤,不透明。要获得煤玉,必须是在对煤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宝鸡茹家庄西周

伯墓中,出土了煤玉块。山西洪洞永凝堡西周墓出土了煤雕珠13个。陕西凤翔马家庄春秋中期朝寝建筑遗址中出土了煤晶环2个。汉魏时期,煤雕在辽宁、河南、新疆、甘肃、四川都有发展,制作的装饰品有猪、羊、虎、蛤蟆、印章、发簪、耳?等。最早记载煤的名称和产地的是《山海经》,《汉书?地理志》已明确记载江西南昌产煤,作为柴薪。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冶铁遗址和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都是用煤炼铁。文献上记载用煤炼铁是晋朝的《释氏西域记》。煤的名称,《山海经》叫“石涅”,汉,魏至两宋大都叫“石炭”、“石墨”。元、明、清各代,煤的名称增多,有煤、楂、明煤、碎煤、末煤、饮炭、铁炭、自来风、夯炭、肥炭、煅炭、煨炭、蓝炭、旱炭、枯炭、礁等,其中礁、枯炭、蓝炭、旱炭是指焦炭。记载采煤技术比较详细的文献是《天工开物》和《颜山杂记》。关于煤是由远古树木埋入地下,经久而成的理论,是18世纪末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提出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