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代文书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代文书制度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关于公文、案卷的颁布、传递、执行、管理的制度。《汉书?刑法志》说:“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说明古代文书已有人专司其职,从而形成了关于文书收发、承送、保管、登记、催办等制度。中国古代文书制度源远流长。《尚书》中的“诰”就是古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秦改称制、诏。明周祈《名义考?文移》说:“自秦少府谴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始有文书之称。”并逐步形成文书制度。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后,古代文书的种类增多,可分下行、平行、上行三类文书。上行文书主要指臣民上奏的本章和下属机构向上级机构的呈禀等文书。本章的规格、体裁都有严格规定。《新唐书?百官志二》说:“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钞,以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用之;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议;五曰表;六曰状。”到明代便规定:凡内外衙,一应公事用题本;虽系公事而循例奏报等,并军民人等陈情等,俱用奏本(见《明会典?通政使司》)。而下属机构向上级的文书也有牒、申、呈、详、禀等区分。平行文书是指官府衙门间的往来文书,或称公移。类别可分刺、关、移、咨、牒、照会等。下行文书是高级别的文书,主要指皇帝的诏令和官府衙门向下属机构下达的符、牌、檄、帖等。为保证文书工作的上下通达,古代文书的工作制度有拟制誊写、判署画押、登记转运、催办复核、立卷保管等严格程序。凡错疏遗误、执行不力或泄露机密等均受惩处,明清时凡忠于职守,勤勉贤能的书吏循例考绩后得以就职入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