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朴典雅的巴陵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朴典雅的巴陵戏

分类:【风俗文化】

巴陵戏原叫岳州戏,由岳州班艺人演出。它在明末清初开始萌芽,由岳阳民间产生,清末发展到鼎盛时期,岳阳及邻近县市班社蜂起,生旦净末丑各有千秋,成为湘北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剧种。

巴陵戏的舞台语言用湖广音,以湖北方言声调入中州音韵。其唱腔比昆腔、徽调、楚调及弋阳腔浑厚,以南、北路为主,属于皮黄系统的板腔体声腔。其板式有倒板、散板、快打慢唱、一字板、慢垛子、慢皮、二琉、三眼、十八板等,统称“九板十三腔”,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伴奏乐器以二胡、月琴、三弦为主,俗称“九棍弦”。角色用嗓各具特色:老生、老旦用冷音,小生、旦角用本音兼小嗓,二净(俗称“小花脸”)用边音,花脸用炸音、虎音,其余用本音。嗓音的运用不同,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丰富声腔艺术。

巴陵戏的表演艺术非常丰富,有内八功和外八功之说。前者侧重于人物心理刻划和面部表情;后者侧重舞蹈身段的优美洗练、干净利落。为使功底深厚,表演全神,特别注重训练演员的脚手功和眼神功,如眼神训练便有喜眼、怒眼、愁眼、哀眼等三十多种。

巴陵戏称行当为网子,各行都有重工戏,如武打的钻大圈、钻刀圈、飞钢叉、翻桌、飞椅等惊人绝招。

三百多年来,巴陵戏流行于岳阳地区及湖北、江西邻近地区,积累传统剧目五百四十余个,多为大戏,文唱武打兼备,也有反映人民生活的小剧。

建国后,巴陵戏整理演出了《九子鞭》、《打差算粮》、《夜梦冠带》等五十多个优秀传统剧目,又创作了大型历史剧《何腾蛟》、现代戏《洞庭红》、《山舞银蛇》等三十多个剧目,使以古朴典雅著称的巴陵戏更加绚丽多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