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汉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汉台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陕西汉中市内东南隅,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汉中市博物馆所在地。相传这里是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址。现存高8米,面积约7千平方米。台垣高耸,雄姿伟岸,台内阶分三级,宽敞明朗。汉台之得名,当视此台为汉室帝业之基。古汉台久经沧桑,汉时的建筑无从查考。据府、县志及院内保存的碑碣来看,宋以后汉台作为府署官员的游乐场所,相继修建亭台楼榭。汉台东南隅三层台地上,上覆一亭,下一璞石,因在原府治的月台上,故名“月台苍玉”。相传为汉时宫廷陈设的石鼓。民间传说,石鼓原是刘邦的上马石,一次刘邦上马,不慎滑了一跤,惹得恼怒,抽剑砍去一片,即留下现今所见被削的石痕,这尊石鼓,是汉台现存最早的文物。1967至1973年,因修石门水库,全国重点文物“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主要石刻,被凿迁移至古汉台内。古汉台内还有汉中市历年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千余件。 又名七星台,位于市区南部。高8米,占地4万多平方米。台分三级,由南而北渐高。台上原布满楼阁亭榭,甚壮观。清人毕沅《汉台赏月》诗:“云淡三山月色幽,敛藏烟雾照高楼。晴天洞彻容偏肃,空水鲜澄气正秋。”今唯存清代望江楼一座,三层,高17米。经前些年修整,恢复了汉台旧貌。登望江楼可见四面云山环绕,汉江如带。俯视市区,楼房林立。今汉中市博物馆设此,展出汉魏石门十三品,褒斜栈道模型,历代出土文物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