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湾客家系民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台湾客家系民歌分类:【中国民俗】 台湾客家系居民来自闽西和粤东一带,约有福佬系人口的五分之一。客家民歌即用客家语演唱的民歌。客家系民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曲调种类多样,有“九腔十八调”之说。其“十八调”指:平板、山歌仔、老山歌、桃花开、十八摸、桃花过渡、跳酒、病子歌、瓜子仁、怀胎曲、思莲曲、山上采茶、洗手巾、苦里娘、陈子云、初一朝、剪剪花、送金钗。这十八调中,“平板”、“山歌仔”、“老山歌”为三种影响广泛的曲调。“平板”又称改良调,从“老山歌”与“山歌仔”根据大众化需要改良而成,声调平平,不太高也不太长;“山歌仔”由“老山歌”而来,一曲可配不同歌词;“老山歌”原为这山唱给那山人听的,声调最高、最长,每首歌词由四句或七言歌词组成,如:“阿哥住在深坑乡(哪),上台(喔哎)唱歌(啊)会紧张(哪),各位乡亲原谅(哪),绘(喔)面子(啊)转家乡(哪)”。除了以上三种曲调外,其余的十五调都为歌名,一种曲调就是一首歌,歌词一般是固定的。 (2)腔调以高亢为主,透出一种豪侠之气,隐约传递着一种悲凉。客家人居住外山为多,为在山间互相呼应,一般都用高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后在劳动生活中配合采茶、挑担、耕种及男女表达情意,民歌逐渐多样化。客家人在台湾创业极为艰苦,因此民歌中多少都涂上了一些悲凉的底色。如《客家本色》于豪侠中透出悲凉:“唐山过台湾无半点钱,急忙打拼耕山耕田。咬姜啜醋几十年,唔识埋怨,世世代代就?仰勤俭传家,两三百年无改变,客家精神莫丢掉,永远永远。”有的为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民歌,虽然在音乐上受日本、西方等岛外流行音乐的影响,但从歌词到主要旋律还保留了客家民歌高亢的特点,如《异乡客》:“水系故乡甜,山系故乡青,浪天涯游子心,难忘故乡情。为了重重理想,为了白发介爷娘,爱奋发图强,爱埋头苦干,期望期望早一日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3)广泛吸收客家族群外的音乐成分。客家人在与台湾少数民族交往中,大量吸收了这些族群中民歌的素材,使客家民歌与之彼此互动。如福佬民歌《天公落水》、《茶山相褒》分别吸收了客家民歌《平板》、《采茶调》中的旋律,而客家民歌的《撑船歌》则吸收了福佬民歌《桃花过渡》的旋律。台南的美浓客家山歌《半山谣》的曲调则吸收了邻近部落少数民族民歌的旋律。 (4)客家人自古以来就常常举行具有擂台性质的歌会,也由此推广、发掘、介绍了优秀的作品。据吕锦明介绍,台湾北部较大型的客家民歌比赛情形有:“竹东镇,每年一次,分少年、长寿、平板、山歌子、老山歌、小调、男女对唱、超级(前比赛的优胜者)共八组,参加人数约420人。新竹市社教馆,每年一次,分组情形同上,参加人数约450人。新埔义民庙,每年一次,分组情况同上,参加人数约350人。桃园的龙潭和平镇,苗栗的公馆分别不定期举行,分组情形同上,参加的人数:龙潭300人,平镇300人,公馆350人。台北县文化会,每年一次,分少年、长寿、山歌、小调、对唱、学校团体组、教师组,参加的人数最多约有850人”。 ① 在民歌比赛时,双方一唱一答,不能中断,如反应不过来,就按输处理。因此大家必须竭尽全力,力求歌唱不辍。以一组男女对唱的情歌为例。男唱:“郎真心来妹真心,唔怕山高又水深;山岖自有人开路,水深定有人来寻。”女唱:“千里路远也来寻,就像恋郎挂倒心;八月十五中秋夜,两人有情热在心。”男唱:“两人有情热在心,朝朝等妹伯公亭;等尽几多冷板凳,问尽几多过路人。”女唱:“问尽几多过路人,两人相爱怕何人;阿哥有事妹担待,妹受欺凌郎出身。” (5)南北客家民歌风格有所不同。由于台湾南北部的客家迁入的时间、山歌的源流、迁入者的里籍有所不同,所以其音色彩也有所不同。南部客家民歌主要由五声音阶或四声音阶构成,北部客家民歌主要由含la、do、mi三音之小三和弦构成,有代表性的南北客家民歌如: 下南山歌 上山采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