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湾歌仔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台湾歌仔戏分类:【传统文化】 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和福建闽南等地,东南亚的一些华侨居住区也有流行。歌仔戏源于福建漳州一带的锦歌、采茶和车鼓等民间艺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闽南籍的士兵和移民把这些艺术带到台湾,很快在岛上流行,并逐渐成为民间迎神赛会节日的演唱形式――歌仔阵。至清代末叶,经不断演变、大量吸收其它剧种精华,形成完整的戏曲剧种。因其前身是歌仔阵,台湾人便称它为歌仔戏。歌仔戏剧目,早期多为民间故事,如《山伯英台》、《陈三五娘》等,后大量移植其它剧种传统剧目。表演、角色、服装、道具、脸谱等基本与京剧相同,但音乐丰富,主要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背思调和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还有一些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部分戏曲音乐的曲调,伴奏乐器以壳仔弦、大广弦、台湾笛和月琴为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