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司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司空分类:【传统文化】 ①官名。西周始置,主管土木工程、制造车服器械、监督手工业奴隶。金文均作“司工”。春秋、战国沿置。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前5)复旧称。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并称三公。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更名司空,主管水土及营建工程。献帝建安十三年(208),置司空,复置御史大夫。三国魏初改行东汉旧制,以司空与太尉、司徒为三公。其后历代相沿,位尊而无实权。后世大司空为工部尚书通称,侍郎则称少司空。②主管囚徒之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少府属官有左右司空,水衡都尉属官有水司空。③复姓。以官为氏。春秋时晋士荐司空,子孙为司空氏。唐代有司空图。 古代官名。西周始置。《尚书?洪范》载殷商“八政”即八种政事有司空,因主工事而为官称。司空为后人代指商司工之官,是掌管工奴事务的政府官员。司工尝见于甲骨文中,据《殷契拾掇?一》载431号甲骨刻辞云:“己酉贞,王其令山(注:人名)司我工。”周代钟鼎文多作“ 官名。西周始置。金文作司工。掌管土木工程。春秋、战国沿置。春秋时宋国因避宋武公之名,遂改司空为司城。西汉成帝绥和元年 (前8),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性质与前之司空各异。东汉初复置。建武二十七年(51) 又改为司空,其职务与西汉成帝以前御史大夫的性质大不相同。据《后汉书?百官志》说: “司空,公一人,本注曰: 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坊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 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此时司空又成为专管水土之官。献帝建安十三年 (208),又罢司空,置御史大夫。职如司空,不领侍御史。晋代复设司空,为当时八公之一,地位尊崇,但往往是权臣之加官。南北朝亦如之。隋、唐虽设司空,为三公之一,亦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宋、辽、金沿用此称。元、明、清不复设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