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各有讲究的命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各有讲究的命名

分类:【地域文化】

在诞生礼仪中,命名礼是一种庄重的、颇具文化意义的礼仪。云贵地区不少民族对婴儿出生后的命名都十分重视,且各有讲究。云南碧江一带的白族给婴儿命名时,必须宰杀猪羊请客。命名时,母婴躺在一张床上,床头放三碗米饭献祭,再由父亲取名。洱源西山一带白族给婴儿命名那天,先由巫师在房子周围对着本主所在方向烧香念咒,杀猪羊献祭。祭毕,被请来给婴儿命名的亲戚、朋友围成一圈,按长幼顺序依次给婴儿取名。取出的名要由巫师打卦问本主,卦不和就不能采用,直到所提的名与卦符合为止。以后出生的儿女则不再举行命名仪式。

在取名的形式上,各民族也有一些特殊的规矩。如云贵的苗族、彝族、基诺族、普米族、哈尼族等民族保留着父子连名制,这是父系制家族的取名方式。贵州台江地区苗族父子连名制有两种形式,一是父子连名,一是祖、父、子连名。祖、父、子连名的名字由三个音节组成,如“奏麻俄”一名,“奏”是祖名,“麻”是父名,“俄”是己名。基诺族父子连名方法也大体相同。父名最后一二个音节是子女名的第一二个音节。如父名皆约,子名约巴。西双版纳地区的布朗族,其命名方法则保留着母子连名现象,给婴儿起名时,婴儿名字的第二个音节必须来自母亲的名字,如母亲叫玉香恩,其子女名字的第二个音便是“恩”。这反映了布朗族曾经历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情况。

一些民族中还有一生命名数次的现象。如云南碧江一带的怒族,男子在一生中要命名三次。第一次是在婴儿出生后,由其祖父、父亲决定的名字,这个名字终身使用。第二次是在男孩长到十四五岁参加社交活动后,同辈青年互相取的名,叫“青年名”。这个名只用在年轻伙伴间,不许用在长辈面前。第三次命名是在小伙子结婚时由父亲给儿子命名,命名方法是父子连名,将父名的最末一字或两字做为儿字名冠。傈僳族人不分男女,一生都有两次命名。第一次命名是在男孩出生后第七天,女孩出生后第九天举行。名字由父亲、祖父决定。这次命名称为魂名,成年结婚后即不再使用,只有死后巫师祭鬼呼魂时,才喊魂名。第二次命名是在订婚或结婚时,依据聘礼的名称或所遇吉祥物命名。如遇蜜蜂飞来,便给新郎取名为“别也扒”即蜂来爸,给新娘取名为“别也妈”即蜂来妈。西双版纳的傣族,男子一生有四次命名,女子有两次。男子的名称随生活阶段不断发生变化。一般有乳名、和尚名、还俗名、父母名等四种。乳名是婴儿出生后请大佛爷取的名,名冠是“岩”。这个名字可用到十岁前当小和尚为止。傣族男子到九岁左右要到佛寺当小和尚,这时乳名就不用了,而由寺内的佛爷给取一个和尚名。还俗时,和尚名又不用了,另取一个还俗名。还俗名是一个成年名,说明他已成年,有一定社会地位。在他结婚生了孩子以后,名字又要做一次变化,即在子女名前加“波”或“咪”,意思是某某之父、某某之母。女子因不能入寺当和尚,所以没有和尚名和还俗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