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吊脚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吊脚楼

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苗、壮、土家、布依等民族居住的一种干栏式建筑,也称“半边楼”。吊脚楼为木结构,建在山区的坡地上,其地基利用地势的坡度,下方地势低,所立木桩长而深,上方地势高,木桩较短,上铺楼板,建有数个房间用以住人,有中堂、厢房、走廊、晾台、火塘等。顶棚上层用来存放粮食、物品,楼下放置农具,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吊脚楼屋顶一般为双斜面,也有平形的,用杉木皮、茅草或瓦覆盖屋顶,屋檐很长,用以遮雨。从整体建筑来看,前半部呈两层楼,后半部是平房,这种建筑形式依地势而建,既经济又实用,别具特色。

①苗族建筑,盛行于黔东南,尤其是雷公山区;其次为湖南城步、川东南的彭水、黔江等苗族地区。黔东南苗族的吊脚楼在建筑工艺、土地利用方面具有代表性。即清理地基时,需把斜坡挖成或砌出Z字形,使房屋的前半部与地面形成较大空间,前半部的楼下有木柱,此谓“吊脚”。这种吊脚楼已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干栏建筑,而是汉化了的干栏,即梁柱组合,枋檩联衔架。此外,当地吊脚楼的堂屋前半部有双扇大门和叫作“冒角”的偏厦。雷公山区多为3开间带1间偏厦。一般楼上住人,楼下空间作牲圈和堆放柴草,上下楼有两条路,一条是白天走的,从外走廊到房屋一侧的楼梯;一条多为夜间使用,从楼面的地门而下。②水族民居。流行于贵州东南三都水族自治县等水族地区。因地制宜建于斜坡或一侧临水、临沟处,房舍的一侧临空扩展,让其吊在主屋之后或一侧,并在下面安上柱子,故名。是介于干栏式木楼和地屋之间的一种建筑形式。吊脚部可用于关养牲畜或放置农具。楼上四周镶嵌木板壁,屋顶多盖有杉树皮或茅草,瓦房顶很少。

土家族居住的木质结构楼房。属于我国古代南方民族特有的“干栏”式建筑物。 《魏书》称之谓“依树积木以居其上”者。 “干栏”亦称“麻栏”,其建筑形式,源于原始“巢居”。晋《博物志》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风寒也。”晋《华阳国志?巴志》载土家族先民巴人村落, “地势刚险, 皆重屋累居。数有火害, 又不相容。结舫水居五百余家。”《旧唐书》亦载土家族先民板?蛮, 史称南平僚聚落之地, “土气多瘴疠, 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足见吊脚楼建筑历史悠久,为土家族传统建筑。现今吊脚楼,一是建筑在平地和坡地,在平房左右两侧,配建吊脚楼;一是建筑在溪涧河畔,前为平房,后为吊脚楼。这两种类型,皆木柱悬空,或立在石礅上,或插在石缝中,参差不齐,交叉错落。楼高一至二层,顶迭盖青瓦,檐飞角翘,曲廊绕楼,栏干饰以夔龙纹,以桐油油漆之,黑里透红,油光锃亮,显得古色古香。楼上住人,楼下放物,或作牛栏猪圈。坐落溪涧河畔者,楼下或为水碾、水磨、水碓,作加工农副产品之用。

在地势倾斜度大或一侧临水、沟的地方,为适应地形,扩大居住面积,往往把房舍的一侧凌空扩展,让其吊在主屋之后或一侧,并且在下面安上一根以上的支柱,故称“吊脚楼”。苗族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后半边靠岩着地,前半边以木柱支撑,楼屋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建成。木楼一般分为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围棚立圈,堆放杂物和关牲畜。住人的一层除卧室、厨房外,还有接待客人的中堂,中堂的前檐下装有靠背栏杆,形成一个木制阳台,既可凭高远眺,又可休息聚会。著名的湘西凤凰千百栋吊脚楼顺沱江边的地势而展延,与花木共掩映,层层叠叠,无论远看近看,都觉气象万千,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苗族傍山吊脚楼(吉首)(唐大柏摄)

土家另外有一个关于吊脚楼的传说。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湘西来,那时这里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遍地都是。土家先人们搭起的“狗瓜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人们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的老人想了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再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篷,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空中住房后来就成了“吊脚楼”。

水边吊脚楼(凤凰)(李永安摄)

湘西土家吊脚楼(永顺)(吴廷洪摄)

苗寨民居多为木结构干栏式建筑,其独特之处是“吊脚”木楼。其建筑样式依所处地势而略有差异,但都属半边楼模式。20世纪70年代前,旧式苗楼多为上下两层,80年代后的新楼建为三层、四层。下层楼仅有两排大木柱,里层一排为短柱,外层一排为长柱。长柱的长短也依山势而定,有的柱子高达三层楼,有的仅一层楼高。每根撑屋大木柱在适当部位开凿榫眼,以粗枋条联结,互相码紧,联成下层整体屋架,木柱底下多垫大石块以防潮湿。下层楼的木柱与上层楼的木柱在结构上是两个框架体系。竖柱建屋时,先竖下层,待下层构架完成后,再竖上层木柱框架。上层楼的柱脚搭放在下层楼柱头往外伸出的横梁之上,横梁在离上层楼柱头一尺左右的地方穿过,将之扣牢。远远望去,苗楼的上层楼各柱头皆有一尺来长的柱头悬空垂下,形似吊脚,故名吊脚楼。

吊脚楼下层用木板分隔成大小不等的牛栏、猪圈、羊舍、鸡鸭窝、杂物房、碓房、柴草房等。上层用木板分隔成不同的房间,并辟出宽敞透亮的长廊,中间设厅,置火塘、吊禾炕;两头隔开作内房。吊脚正楼的两头通常加接两间偏房,偏房低于正楼一格,多用作卧房。楼梯多搭架在正楼的左边,与偏房同一走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