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名医扁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名医扁鹊分类:【传统文化】 原名秦越人。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渤海郡郑(今河北省任丘县)人。他学医于长桑君,尽得其传。据《史记?扁鹊传》所载,他具有“视垣一方人”及“洞见五脏症结”的特异功能。当时,医学尚无明细分科,因而他对各科疾病有专长,能有效地予以诊治。如在过邯郸时,因当地人尊重妇人,他就专治妇人病;在过雒阳时,当地人尊敬老人,他就专治耳目口齿病及骨关节病;而在过咸阳时,当地人多疼爱小儿,他就医治小儿,随俗为变,深受民间敬重和欢迎。他是最擅长于创用四种诊断技术(四诊)于诊病的古代医生。《史记》载他利用望诊判断齐桓侯之病症预后不良的病例,果如其言。他利用脉诊判断虢国太子“尸蹶症”(类似现代说的休克或昏厥)尚可救活的病例,说明他当时已会利用脉诊来诊断表面似已死亡,而实际尚可救治的病症。《史记》誉他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是最早利用脉诊于临证的医生。他当时掌握着多样的治疗技术,包括汤剂内服、针灸技术、按摩、热熨等。治疗时常综合应用。 扁鹊医德高尚。如人们赞颂他救活虢太子为能生死人,他却谦逊地认为病人并非真正死亡,而是“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十分谦逊求实。在当时巫术尚较盛行的情况下,他坚决反对用巫术骗人治病,他也反对统治者那种骄横蛮不讲理的态度。凡是这类病人,他都不予诊治,《史记》作者把他的这些思想总结为“六不治”:除上述二种情况外,还包括“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形羸不能服药”等情况。在技术上,他精益求精,曾经说过,他在思想上最担忧的是人们患的疾病病种很多,而医生的医疗办法却不多。他的这些优良品德引起当时秦国的太医李醯的嫉妒,竟使人把扁鹊暗杀。 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间医生,在他的家乡及他曾游历的地方,都建有庙宇塑象,名之曰“药王庙”。据载,他有几个弟子,其中有子阳、子豹、子仪等。相传《难经》是他的著作,当系托名之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