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吐蕃苯教救治仪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吐蕃苯教救治仪轨

分类:【地域文化】

笨教缚病魔符

指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所记录的吐蕃时期藏族按苯教传统对病人进行救治的仪式规程。这种救治活动生动地反映了吐蕃人的宗教观念。伯希和编号藏文写卷P.T.1285号记录了许多在各小邦封土境内发生的“苯”和“辛”(均指吐蕃时期的宗教职业者)操办救治仪式的故事。写卷一开始先列举了吐蕃12小邦的名称及邦主、家臣名号,然后讲了几个情节类同的故事:即先讲某小邦王如何中毒得病,然后请“辛”治病,未见疗效,又请来“苯”,结果见效。见效后“苯”还要讲一段有关苯教仪轨的故事,读一段讲述治疗过程的文字。治疗过程是这样的:

(某小邦王病)了,在白色清亮山(指山的阳面,与下文“黑色背阴山”相对,在敦煌写卷中常常分别象征着男女性别)集聚了100名男性“辛”,他们念sha-ra-ra或shar-te-shar一类的声音(念咒),然后打卦祈祷,然而没有找到治病的方法,没有发现治病的门径(病未治愈)。又在黑色背阴山集聚了900名女性“辛”,她们鼓动着舌头(念咒),然后打卦祈祷,然而没有找到治病的方法,没有发现治病的门径(病未治愈)。来了苯波名叫××,他在雪中洗病人脸上的病瘤,又在湖中洗病人手上的病瘤,然后再打卦念经,找到了治病的方法,弄明了治病的门径(治愈了病)。

这种“辛”与“苯”相对立,扬“苯”抑“辛”的说法是意味深长的,学者们据此认为在吐蕃时代除了“苯”的信仰之外,还有“辛”信仰。这种救治活动的宗教色彩值得重视。这些救治活动实际上含有医疗的成分,但却是按照宗教程序进行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