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兢及其史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吴兢及其史著

分类:【传统文化】

吴兢(670―749)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平主张修史言简意赅,反映历史真实面貌。武周时入史馆,编修国史、因武三思监领国史,阿贵朋佞,事多不实,乃私撰《唐书》、《唐春秋》,未就。

中宗神龙二年(706),他与韦承庆、崔融、刘知几等撰成《则天实录》。玄宗开元四年(716),与刘知几撰成《睿宗实录》,又重修《则天实录》。开元十四年(726),至集贤院参与修《唐书》。开元、天宝之际,撰成《贞观政要》。晚年以梁、陈、齐、周、隋五代史过于繁杂,而加以别撰。

吴兢一生史著不少,但流传至今的仅有《贞观政要》一书。该书是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体例新颖,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风格别致。全书10卷,分为40篇,分类编辑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宗李世民与名眨魏征、王?、房玄龄、杜如晦等45人的问答,有忠贤的净议与奏疏,以及政治上的一些设施。内容广泛,涉及君道政体、求贤纳谏、历史鉴戒、道德规范、学术文化、刑法贡赋、征伐安边等很多方面。如贞观二年,魏征答唐太宗何谓明君,何谓暗君之间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由此,“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便成了中国有名的格言。

《贞观政要》所记这一时期史事,较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更为详尽,因而保存了很多有关贞观政事的资料,成为研究唐初政治的重要参考书。这是吴兢的成就和贡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