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吴歌

分类:【传统文化】

吴语民间歌谣的简称。流行于上海市、江苏省东南部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其特点是保留有汉语方言吴语的特色,江南水乡气息很浓,有特殊的风格。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作为歌体,始于南朝乐府。明代冯梦龙收编有昊歌集。顾颉刚1926年出版《吴歌甲集》,后有王翼之的《吴歌乙集》。1984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吴歌》一书,分6辑,收有开场山歌,盘答山歌、诉苦山歌、劳动山歌、情歌、戏文歌、童谣、谐歌、游戏歌、风物时令歌等广泛内容。吴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爱情波折。吴歌的主要曲调是民间歌曲,流传下来的有300余首。

古名吴?,是江南民间歌谣的统称。苏州有吴?之乡的称谓。吴歌源远流长,自古以其清新的风格、委婉的曲调和吴侬软语的地方特色而闻名遐迩,并对历代文人诗词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吴?一词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招魂》,但在这之前,吴歌已经盛行。春秋时吴国留下的民歌《梧桐秋》和《南山有鸟》,前者为讽喻之词,后者则是爱情歌曲,风格与《诗经》相近。在汉乐府诗中有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五言吴歌《江南可采莲》;三国时《吴孙皓初童谣》则表达了吴人拒绝迁都的决心;南朝时的吴歌名为吴声,最有名的是《子夜歌》,以对答的形式表达了男女间真挚的爱情;著名吴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形成于南宋,流传至今;明代的《栀子花开六瓣头》也是流传最广的吴歌之一。到了清代,吴歌的曲调有所发展,有《十二月花名》、《五更调》、《哭七七》等,有些还被苏州评弹等地方戏曲吸收。1949年以后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工作,成绩卓著,尤其是长达二三千行的《五姑娘》的发现,打破了吴歌历史上没有长篇叙事民歌的说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