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吸烟习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吸烟习俗

分类:【中国民俗】

明末至民国年间,少数贵族、达官富绅喜吸鼻烟。鼻烟以高级富有油分且香味较好的晒烟叶,和入必要的名贵药材,再将原料磨成粉状,装入密封容器,待经一定时间陈化后,开始吸用。吸时以手指粘上烟末送到鼻孔,轻轻吸入。吸者随身携带鼻烟壶。鼻烟壶以五色玻璃为之,后改用套料,有兼套至四五彩者,雕镂极精,有的还在其上题诗作画,壶足题有“古月轩”者尤为珍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人们主要吸旱烟。旱烟形状主要为烟丝,有的则是烟叶卷成的烟叶卷子。烟叶来源,农村主要为自种,市镇则从市场上购买。旱烟需用烟斗、水烟筒吸用。烟斗,又称烟枪、烟袋、烟锅。烟斗由铜质装烟草的容器(俗叫烟袋头)、空心竹质烟杆和各种质料的烟嘴构成。烟嘴的质料有玉石、象牙、白银、玻璃、黄铜等,成为吸烟者贫贱富贵的身份标志之一。不同年龄的人,使用不同长度的烟斗。青年人的烟斗长不过五寸,小巧玲珑。中年人的烟斗长一尺左右。老年人的烟斗长且粗,其烟杆长达三尺左右。烟丝装在小口袋内,又叫旱烟袋,系于烟杆之上。青年人烟杆上还可系上各人心爱之物,如小圆球、五色穗、小葫芦等,用以点缀把玩。烟斗一般斜插在腹前左侧勒腰带上,旱烟袋和缀物下垂于前,成为旧时男子的一种装饰品。市镇富有者多使用水烟筒吸旱烟。水烟筒是勾勺形铜制品,吸用的是烟丝,用草纸搓成细圆棒点火,俗称“火纸媒”。装一次烟,点一次火,只吸一口。入口的烟经过勺头内的水过滤,吸用时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吸旱烟严禁以烟枪指人,否则为不礼貌。亲友相见,晚辈或身份地位低者要主动敬烟上火。过去,民间家家都有一个装烟叶的柳条匾子,俗叫烟叶匾。来了客人要立刻捧出烟叶匾招待客人吸烟。对火(又叫借火)要征得对方同意。晚辈不得向长辈要求对火。平辈人之间对火年龄小的要将烟袋头放在下面,不相识者对火求火者亦将烟袋头放在下面,是为表示谦恭。

民国年间出现卷烟(又叫纸烟),当时主要是部分市镇上的人吸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烟斗、水烟筒已不多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吸烟的危害认识日益加深,保护环境与健康的呼声日高,但戒烟者寥寥,戒烟成功者更少。近年来,经济发展,生活提高,人际交往活跃,烟民队伍反有增大之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