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敦颐的哲学思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敦颐的哲学思想分类:【传统文化】 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湖南道州人。字茂叔。晚年隐居江西庐山之下的濂溪,故世称濂溪先生。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宇宙生成论体系。他认为:“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元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在周敦颐看来,宇宙是按这样的规律发展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南宋朱熹把《太极图说》的首句改成“无极而太极”,并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无形而有理”。据此,周敦颐的宇宙观为客观唯心主义;但也有人认为,从周敦颐的著作本身来看,他把宇宙看作是一个由无形无象、没有边界的气逐渐分化为有形有象的万物的演化过程,因此周敦颐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在《通书》中,周敦颐着重阐述了道德性命问题。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由“乾元”派生出来的“诚”,又成为人的“性命之源”:“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在周敦颐看来,人的本然之性,来源于“诚”,而“诚”源于“乾元”。这样他就为人性找到了客观基础。他分人性为五品:“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刚恶”、“柔恶”固然不好,“刚善”、“柔善”也美中不足。“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周敦颐认为,五性之中以“中”为最好、所谓“中”就是 一个人能使自己行为符合中庸原则及封建道德规范,因此,“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立人极焉”,即把“中”作为人的标准。为达到这个标准,必须“主静”“去欲”。周敦颐的宇宙观和道德性命学说对以后的宋明理学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被看作是“道学宗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