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朝的地震成因理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朝的地震成因理论分类:【传统文化】 周朝出现了三种地震成因理论:一是周幽王二年(前780)西周地震,周朝史官伯阳父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伯阳父以阴阳二气失序,产生不平衡来解释地震的观点是可贵的。二是春秋时,齐国的晏婴认为地震与行星运动有关,当水星运行到心宿房宿之间时,便将有地震发生(《晏子春秋?外篇》)。三是战国时庄子认为地震与海水运动有关,“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艺文类聚》卷八)。这三种观点虽然科学性不完全,但都是从自然界本身寻找原因,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观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