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分类:【传统文化】 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58年4月1日成立。位于辽宁省西南部。面积2238平方公里。人口408500人。有蒙古、回、汉等民族。县政府驻大城子镇。境内多山,丘陵起伏,并有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等。农牧业并存,农产品有谷子、玉米、高粱、棉花、大麻、大豆等,大麻产量居全省之首。牲畜有牛、马、羊等。大凌河、榆河特产元鱼,建有元鱼养殖场。矿产以煤、铁储量最多,还有铜、锰、石棉等。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1958年4月1日建立。在辽宁省西南部,与河北省接壤,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大城子镇。汉属辽西郡,唐属营州,辽、金、元为利州龙山、和众两县地,明初属大宁路, 后称大碱场,属营州中屯卫,清属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左翼旗。居民有蒙古、汉、满、回等族。境内多山地和丘陵,有大凌河、榆河(俗称小凌河)、?牛河等。以农业为主,产高粱、谷子、玉米及棉花、大麻、大豆等,大麻产量居全省第一。大凌河、榆河特产元鱼, 建有元鱼养殖场。矿产有铁、铜、锰、金、石棉等。解放后,工、农、牧、林业生产及文教卫生事业等均有迅速发展。锦承铁路经过境内, 公路四通八达。古迹有辽代利州故城(俗称大城子)遗址及金代精岩禅寺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