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喷嚏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喷嚏忌分类:【传统文化】 人体前兆忌讳。古代汉族、契丹族信仰禁忌习俗之一。流行于北方地区。古人以为打喷嚏是有人念叨的兆示,但对其兆示的内容解释不一:一说他人利用法术咒骂自己,自己将有不祥之事发生;一说被人思念。《诗经?终风》云:“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毛诗笺》释为:“今俗人嚏则曰人道我,此古之遗语也。”若信被人思念,则推测思念者为谁;若信被人咒骂,便觉败兴、不安,故古人忌讳对着别人打喷嚏。《礼记?内则》云:“在父母姑舅之所……不敢哕噫、嚏咳”。亦忌别人对着自己打喷嚏,以为会把不祥传递给自己。古人又释其为主病患之征兆。《帝京景物略》(刘侗、于奕正)载,明代汉族元旦五鼓时,若睡于床上打喷嚏,须立即起床,否则生病。一旦打喷嚏,须采取补救措施,以禳平安。《燕北录》:“戒主太后喷嚏,近侍臣僚齐声呼(治夔离),犹汉人呼‘万岁’也。”至今北方许多地区仍沿此禁俗,忌大年初一在被窝里打喷嚏,以为是一年内将患病的预兆。故河南林县等地,除夕时成人叮嘱孩童,五更起床后须迅速下炕(床),脚着地后再打喷嚏则无顾忌。平日,若遇孩子打喷嚏,民间仍有大人说一句“一百岁”,以祈吉利的遗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