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喻意其他的服饰语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喻意其他的服饰语汇

分类:【风俗文化】

领袖后进: 后进: 犹言“后辈”。语出任?《为萧扬州作荐士表》: “故以晖映先达,领袖后进。”吕向注:“领袖,可为人之仪则。” 因为拎起衣领和衣袖就可以将上衣整齐地提起,所以领子和袖子起到了核心的引导作用,此处引申为给他人作榜样,为人的仪表。此成语指为后生晚辈做表率。

被发缨冠: 被: 通“披”。缨: 系冠的绦带,在冠两侧各有一条,系于颔下。《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朱熹注:“不暇束发而结缨往救,言急也。”古人有不冠不见的讲究,来不及束发与结上帽带就出去,形容急于救助他人。

曳裾王门: 曳: 拖。裾: 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后常见踞也。”裾指衣服的下摆。语本《汉书?邹阳传》:“今臣尽智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拖曳着衣服的下摆游走于各高官宅邸之间。后以“曳裾王门”指奔走于达官显贵之门,仰承鼻息。

微服私行:帝王官吏穿上平民的服装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语本《韩非子?外 储 说 右下》:“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桓公问其故,对曰:‘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 ……[桓公]乃论宫中有妇人而嫁之。”服饰的穿着表明一个人的身份,、有身份的人为了不引人注目,深入民间而改穿便服。比喻暗中出访了解民情。

锦心绣口:锦: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绣:刺绣和绘画设色,五彩齐具。语出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常醉目吾曰: ‘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锦绣指彩色的丝织和刺绣,其色彩华丽、质地精美。“锦心绣口”形容心中的才学丰富,比喻满腹文章,才思横溢。

邹缨齐紫:事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 ’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 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又同篇谓“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 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贵,君因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君王喜好的穿着,被臣子竞相仿效,而成为流行,这是自古以来服装流行的一种形式,也说明了上行下效的道理。

天冠地屦: 冠: 泛指首服,帽子。屦: 泛指足服,鞋子。语出《史记?日者列传》: “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帽子戴在头上,鞋子穿在脚下,而这在人体中的位置一上一下,犹如一天一地,形容相去甚远,差别很大。

袖里乾坤:乾坤:指天地。《聊斋志异?巩仙》:“尚方独坐凝想时,忽有美人自檐间堕,视之,惠哥也。尚曰: ‘袖里乾坤真个大。’惠曰: ‘离人思妇尽包容。”谓衣袖中藏天地。袖子是服装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袖口虽然不大,但是手可以随意出入,并且在袖子里也看不到手的动作,有一种隐蔽的感觉,比喻变化无穷的幻术。

毁冠裂裳:语本《后汉书?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裳,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就连平日里穿戴的衣帽都撕毁弃之不要,表明了一个人对现实情况的不满和愤恨,决心不再继续从前的生活。后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正冠纳履: 冠: 帽子。履: 鞋子。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指李树下不要整帽子,瓜田里不要穿鞋子,可以避偷李盗瓜的嫌疑。喻指容易引起嫌疑的举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