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喻意民族民俗的服饰成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喻意民族民俗的服饰成语

分类:【风俗文化】

断发文身: 截断头发,在皮肤上刺绘花纹。语出《左传?哀公十七年》: “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 ”断发文身为古代吴越之地的一种风俗习惯。《庄子?逍遥游》写道: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章甫为成年男子的一种黑色布冠,戴时要将头发盘起,但是吴越之人因断发而无法使用。又据《礼记?王制》中记载:“东方曰‘夷’,披发文身。”对于当时已具备相当完备且严格的服饰礼仪的中原人来说,断发文身是一种野蛮和未开化的表现。后来常以此成语来指代不开化地区的民俗。

广袖高髻: 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汉时童谣唱道: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宫中之人喜好高大的发髻,四方百姓皆将发髻梳成一尺高; 宫中衣袖日渐宽大,百姓也用整匹的布帛制作衣服。说明世人盲目追随统治者和贵族的服饰潮流,有更甚之势,从而失去了节俭的品质,使得社会风气奢侈放纵。如唐白居易《进士策问》之三诗:“闻广袖高髻之谣,则知风俗之奢荡也。”后用以形容风俗奢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