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嘉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嘉兴分类:【传统文化】 嘉兴在浙江省的东北部,东面濒临杭州湾,地处杭嘉湖平原中部,是江南著名的水乡城市。嘉兴历史悠久,据城郊马家浜发掘的一处文化遗址考察,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有人耕种、生息。春秋战国时,嘉兴一带名长水,又称?李。秦时置由拳县。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年),东吴大帝孙权改拳县为禾兴县,赤乌五年(242年)又更名为嘉兴县。五代时称为秀州,清代复称嘉兴至今。城内至今保存着始建于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年)的城垣,城周约1公里,城墙厚约4米许,唐末嘉兴筑了大城,周长约6公里,三国时所筑的城便称子城。子城自唐之后,成为历代官衙的所在地。现存朝南的城门气势雄伟,城头门楼为三楹楼房,砖木结构,金檐飞翘,古貌犹存。嘉兴北门有一座望吴桥,据传此地曾是春秋战国时吴越两地的交界处。越国美女西施入吴,从会稽乘船到此弃舟登车,离开了故国,家乡人惦念西施,常站在桥上遥望吴宫,所以这座桥虽经过无数次重建,然桥名“望吴”沿用至今。待到越王勾践灭吴之后,范蠡急流勇退,辞官为民,偕同西施泛游五湖四海,据传曾在嘉兴南门外的一个湖湾内隐居,后人称此湖为范蠡湖。至今仍有西施梳妆台、胭脂水等遗址、遗迹。嘉兴市区南隅的风景名胜地南湖,有始建于五代的烟雨楼,原是广陵郡王钱元?筑台登眺之所,明代重建,四面临水,水木清华,晨烟暮雨,堪称胜景。楼内有历代碑刻50余件,均出自名人之手。1921年7月,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受暗探干扰遂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这次会议作出了许多重要决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嘉兴南湖载入了革命史册。今烟雨楼畔,泊有按原样恢复的革命纪念船一艘,船上摆设一如当年,可供游人参观游览。嘉兴东门还有一座清真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占地3000多平方米,由大殿、讲堂、水房、女寺等几个建筑组成,大殿梁架上饰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它是嘉兴与海外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