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嘉定孔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嘉定孔庙分类:【传统文化】 在上海市嘉定县嘉定镇南大街。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初称文宣王庙。淳钓年间改建,元、明、清多次扩建,成为江南各县孔庙建筑中较大的一座,素有“吴中第一”之称。主要殿堂坊表均保存完好,有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明伦堂以及泮池、石桥、门前三坊等。大成殿是主要建筑,宏敞轩昂。殿内陈列着嘉定历代文物,有明成化说唱本《白兔记》,战国时代的陶器、玉璧等,现为县博物馆。庙外有三座高大的牌坊――仰高、兴贤、育才,牌坊石柱上雕刻有姿态各异的72座石狮,象征着孔子的72个门徒。明伦堂为当年秀才们集会和讲学的地方。东庑后壁间的碑廊,保存了大量的碑刻,以唐代为最古,有宋代朱熹、明代董其昌、王稚登、娄坚等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为一批罕见的江南文物。 宋代建筑。在今上海市嘉定区内。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原有文宣王庙、化成堂等。淳钓九年(1249)建兴贤坊,凿泮池。后各朝屡有修葺、扩建。现主要殿堂、牌坊均保存完好。中轴线上有棂星门、泮池、石桥、大成门、大成殿。两侧有廊庑,东面有礼门、明伦堂和书院。棂星门前有仰高、兴贤、育才三座牌坊。该孔庙是上海地区现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1958年进行全面整修。大成殿东辟有碑廊,有绍定二年(1229)沈璞的县学记和淳钓九年林应炎的县学记等碑刻。 位于南大街。原名文宣王庙。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为江南地区著名孔庙,有“吴中第一”之称。后经元、明、清历朝修缮、改建。设有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明伦堂、泮池、石桥及门前兴贤、仰高、育才三坊。主体建筑大成殿飞檐翘角、宏敞轩昂,架梁部分仍保存明代结构。1958年经整修后,设县博物馆,陈列历代文物、书画、篆刻等。东庑后壁间建为碑廊,展示古代碑碣、石刻、墓志等87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