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器物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器物画

分类:【中国民俗】

指的是在瓷器上进行的彩绘加工,即在瓷器的坯胎上用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的颜料(含天然矿物质)进行着色,在初步烧制成型的器物上描绘各色图案,最后经过高温或低温的烧制过程,达到器画合一的效果,这种作画技巧又俗称为“画红”、“加彩”、“彩绘”。江西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中,有三种主要依赖的就是瓷器彩绘技术。

色白花青而且永不褪色的青花瓷自元代崭露头角之后,一直都颇受欢迎。青花瓷上所绘制的图案有人物、动物、山石、花草、水纹、云彩等等,题材丰富。

在元代,与青花一起成为全国陶瓷装饰主流的还有釉黑红。采用的同样是釉下彩的技法,其颜料成分中含氧化铜,经高温烧制,形成釉色浑厚、色彩明朗鲜艳的一代名瓷―――釉黑红彩瓷。

这一时期著名的制瓷艺人有景德镇的林捷隆,他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瓷艺工匠,他制作的印花雷纹三足鼎保存了下来。

在元代制瓷工艺的基础上,明代江西陶瓷彩绘又开创了低温烧制的釉上彩技法,更多的金属氧化物和各种天然矿石成为着色剂,改变了瓷画色彩单调的局面,出现了釉上釉下两彩合璧的斗彩、五彩等等。明代的“甜白瓷”、“祭红”、“淡黄釉”、“青花斗彩”至今仍是中国制瓷史上的杰作。享有“东方艺术明珠”盛誉的粉彩瓷,也是景德镇传统釉上彩之一,因其进行图案绘制时,多讲求工笔重彩,所以经低温烧制之后,画面柔婉美丽,形象生动鲜明。

景德镇窑蓝地釉下三彩观音瓶(清代末期)

正是由于制瓷工艺的进步,使得色釉瓷与粉彩瓷能够采用更多的色彩来丰富自己的图案,增强了其艺术性与表现力。和青花瓷一样,它们所采用的图案纹饰也都是些花鸟虫鱼和传说人物,像“富贵牡丹”、“松鹤延年”、“双龙戏珠”、“五子登科”、“八仙庆寿”、“百鸟朝凤”、“安居平安”这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

“青花玲珑”则是景德镇陶瓷艺人独创的陶瓷艺术品种。该类瓷器既有玲珑瓷(俗称“米通”,为景德镇第四大名瓷,其瓷坯上被镂刻出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孔眼)的特点,烧制之后变得透明可见,给人玲珑之感,又饰有青花纹饰。镂、画双重工艺的结合运用,使其在艺术陶瓷品中独树一帜。

明隆庆、万历年间著名的崔公窑是当时景德镇民窑之首,其所有者崔懋就是因为善于仿制宣德、成化年间的名瓷而出名的。经他仿制的瓷器只是式样稍大一些,但精美不让宣、成窑器,无论是青花瓷还是彩瓷,都与宣、成制品一致,难分仲伯。

明代还出现了第一个号称“薄如纸”的景德镇薄胎瓷器,制作者是出身制瓷世家的吴十九,出自他手的薄胎瓷器看上去薄如蝉翼,拿起来轻似浮云,做工相当精美。

景德镇窑五彩将军罐(清?雍正)

清末民初,江西景德镇又出现8位绘瓷名家,他们组织社团,进行瓷品的观摩交流,为后世陶瓷美术的发展作出不少贡献。因为珠山是明、清两代宫廷用瓷烧制的官窑御器厂所在之处,常用来作为景德镇的象征,人们就把他们8人称为“珠山八友”。他们分别是:

王琦(1886―1933年),号碧珍,别号“陶迷道人”,祖籍安徽,后迁江西新建,为八友之首。他最初学的是捏面人,到景德镇之后开始雕塑菩萨,形象逼真。因为有这样的基础,他在画人物方面特别擅长,初时以写意人物为主,后来又将绘瓷方法用于瓷品肖像画中,获得成功。他还师法“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仿其写意法画衣纹,创作中大胆借用西洋画技法,采取以光线变化、明暗对比来表现事物也是他的一大特点。他用粉彩画的人物脸面就有很好的视图效果,具有立体感。

王大凡(1888―1961年),名坤,号“黟山椎子”,安徽黟县人。11岁时就随姐夫来到景德镇学绘瓷,后来画的是古彩人物,再转画粉彩人物。他善画人物,尤善画钟馗,兼工山水花鸟。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将最高荣誉金质奖授予他所创作的人物大瓷瓶《富贵寿考》。1935年他首创的“落地粉彩”陶瓷技法,粗细相间,兼工带意,是对浅绛传统绘瓷技艺的继承与发展,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画面浓淡、阴阳分明,生动活泼。

邓碧珊(生卒年不详),江西余干人,前清秀才,科举废除后,到景德镇任教。他熟悉西洋画技法,首创瓷板肖像画,并结合九宫格放相法进行创作。他书画造诣深厚,善作篆书,画游鱼。“游而不散”是其画鱼的秘诀。

田鹤仙(生卒年不详),原名田青,号荒园老梅,浙江绍兴人,生于光绪年间。幼时在江西抚州随人学画,20岁时到景德镇,先做教员,后弃教从画。王大凡曾作“山水清晖成一格,梅花作出更无双“的诗句赞誉他,由此可知他描绘山水,尤其是梅的技艺十分高超。所绘墨梅,色泽淡雅,笔法苍劲,尤其是“梅花弄影”迥然一格,引人入胜。

徐仲南(1872―1953年),江西南昌人。10岁时入瓷店做学徒,研习绘画,数年后,经人介绍到汉口经营画瓷店,开始自画自售,后又回转至景德镇绘瓷。他善画松竹,所绘松竹,气韵生动,挺拔有力,用笔粗细兼备,浓淡自如。他爱用胭脂红,图案的红白对比,也具有良好的装饰性。“松林溪水”、“竹石”等为其代表作。

汪野亭(1888―1942年),原名平,字野亭,别号“传芳居士”,江西乐平人。青年时仿古,临摹沈石田、王石谷的画,可以乱真。具有深厚国画造诣的他,立志改革陶瓷画面,于是将国画技法用于陶瓷彩绘。以油彩绘画,粉彩施色,粉入油中富于变化,油将彩散开,浓淡可以随心,一改过去陶瓷彩绘中山水呆板单调的缺陷,使粉彩山水更具表现力。他早期作青山绿水,色调较浓艳,笔法工细,构图丰富,层次分明,整个画面秀美华丽。中年之后,笔法奔放,活泼生动,构图有繁有简,色调淡雅柔美。他在1915年画的一尺八寸粉彩、黑彩瓷板画,获得国际巴拿马赛会的金质奖。

程意亭(生卒年不详),江西乐平人,工画花鸟,鸟态矫健,又善绘菊,画面丰满,以多取胜,所作花鸟画,具有豪壮和柔美的格调,作画用色秀丽庄重、古雅。他还善制颜料,可谓是“珠山八友”中创制颜料第一人,许多画家、艺人都喜爱用他调制的颜料。

刘雨岑(1904―1969年),又名雨城,别名“淡水鱼”,60岁以后取名巧翁。他生于江西波阳,祖籍安徽太平,在八友中年纪最小。他自幼喜爱美术,在鄱阳的江西陶业学校专门学习过花卉翎毛绘画。自1922年到景德镇后,就一直从事瓷画创制。他擅长兼工笔带写意的中国花鸟技法,画风清丽秀健,恬润华滋。他开创的“水点桃花”技法解决了陶瓷彩绘中不能像在宣纸上一样以粉点花的问题,“黑叶描金”画法也是他独创的。他画的黑叶描金画盘,曾参加过国际展览。

在瓷坯上绘画(余悦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8:02